特斯拉能点燃无线充电革命吗?


特斯拉能点燃无线充电革命吗?

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最话FunTalk,作者 | 何伊然,编辑 | 刘宇翔
7月底,的一则收购让市场侧目 。
据报道,收购了德国无线充电技术公司 Wiferion,该公司正式更名为Tesla Engineering Germany GmbH 。根据季报“商业组合,净收购现金”数据,外媒推测此次收购的花费在7600万美元左右 。
这并不是笔巨额收购,但在市场中却引起阵阵涟漪 。成立7年的Wiferion主营无线充电技术 。根据官方介绍,公司已经为一百多家工业客户提供了感应式充电解决方案,成功部署超过8000台充电器 。此前,Wiferion共经历了五次融资,以欧洲区域的资金为主 。
2022年,Wiferion和美国初创企业WiTricity达成了感应充电技术全球授权许可协议,Wiferion得以进入北美市场 。
WiTricity一直向汽车制造商推销无线充电理念,把汽车感应充电作为售后解决方案进行销售 。在拿到了技术许可后,WiTricity曾改造了一辆Model 3,并安装了电源接收器 。在演示视频里,用户只需将车停放在相应的充电板上即可实现无线充电 。据介绍,WiTricity可以用 11千瓦的功率为汽车充电,以Model 3为例,一次充电约6个小时 。
Wiferion借道进入北美市场想真正吸引谁的注意,不言而喻 。
所以今年3月,当WiTricity的Model 3充电演示作为展示“生活”的图片出现在了投资者日的PPT时,引发了外界对无线充电产品的遐想 。
4个月后,Wiferion如愿被收购,无疑给了全球工业无线充电系统产业打了一针强心剂 。
01
早前,马斯克曾对无线充电持否定态度,他说比起超级充电站,无线充电“低能低效” 。为提高充电便利性,特斯拉更偏爱识别电动汽车充电端口位置并自动充电的充电机器人 。
无线充电的原理是发射端通过变化的电流产生变化的磁场,接收端通过感应变化的磁场从而产生电流 。要实现整车级别的大功率无线充电技术,需要加入谐振网络,采用磁耦合谐振无线输电系统 。
2016年,针对马斯克认为无线充电“低能低效”的说法,当时中兴新能源汽车董事长沈枕戈认为,那实际上是技术不过关所致 。孙枕戈表示中兴已经可以做到端到端的传输效率达到90% 。所谓端到端是指从电源插座到电池,全过程总传输效率90%,而相比传统有线充电,“无线充电的效率只比有线低了一点点” 。
孙枕戈说的并没有错,但他的话只说了一半 。传统的电磁感应式无线充电的缺点非常明显,就是供电端和受电端的距离过短,在无线充电公交车的早期实测中,发现两者距离1CM以上,传输的电量只有80%,而如果隔开了12CM,传输的电量只有60% 。
因此在进行静态无线充电时,必须是车体和充电端密切接触才能有好的能量传输效果 。如果定位不准,双方线圈对应位置有偏差,就无法进行能量传输 。过去的解决方案除了做好地面标识引导,司机必须严格按照定位停放之外,就是做大充电输送端的平台 。
电磁谐振技术正是解决这个痛点,该技术是利用接受天线固有频率和发射场电磁频率相一致时,两者引发电磁共振效应,产生强电磁耦合,利用辐射磁场实现电能的高效传输 。
从WiTricity的演示视频和充电效果来看,Wiferion的技术应该有独到之处 。所以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充电基础设施团队对WiTricity的演示效果很感兴趣,进而和对方商议意向合作,在分析研判后,转而一步到位直接收购技术源头Wiferion 。
其实从Wiferion官方介绍看,它无疑也是一家极其符合需求的企业 。
旗舰产品etaLINK可以全面优化电动车辆和移动设备的无线充电,实现无缝的能量传输,无需人工干预;针对自动引导车辆和移动机器人的动态无线充电解决方案pitstop可以提供即时充电能力,适合物流运输和工业应用场景;eliso解决方案则满足工业机械和设备的能源需求……
对不差钱的特斯拉而言,7600万美元拿下一家切合新能源宏伟蓝图的技术型企业确实很值 。
再联想马斯克号称要在明年鼓捣上市的人形机器人Optimus和要建设完全由机器人管理的超级工厂,Wiferion的技术可能的应用场景远不止汽车本身 。
也没那么在乎一项技术在工程上的完成度,毕竟它有数量庞大的工程师能一起参与完善技术 。
只要这项技术是需要的,并且拥有广阔前景的 。
02
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2023年全球电动汽车展望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电动汽车销售超过了1000万辆,目前全球电动汽车的保有量约2700万辆左右 。根据预测,全球电动汽车的保有量今年年底将达4000万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