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病夫(“东亚病夫”一词的来历)

东亚病夫(“东亚病夫”一词的由来)
“东亚病夫”这个词很多人都很敏感 。既象征了中国百年来的弱国形象,也隐含了一层外国人对中国人体质虚弱的偏见 。但实际上,这个词的负面含义并不是起源于外国,而是中国人的发明,其本义并不包含侮辱性的成分 。与其说是外国人侮辱中国的污言秽语,不如说是时刻警惕自己“胆气”的中国人所为 。
【东亚病夫(“东亚病夫”一词的来历)】
考察“东亚病夫”一词的发展史,可以看到其内容的两次变化:第一次变化,“东亚病夫”从一个鼓励改革的名词变成了一个关注人们体质的名词;第二次转型,“东亚病夫”从中性词变成了否定词 。
“东亚病夫”一词的来历1896年,甲午战争失败后,清廷依然萎靡不振 。英国伦敦出版的一份报纸称清廷为东方的“病夫” 。同年11月,改革派创办的《泰晤士报》将英国报纸上的文章翻译成中文,标题为《中国的事实》 。整篇文章都在分析清廷的改革,探讨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 。
甲午战争失败后,清廷签订了《马关条约》 。
文章痛斥清廷的腐朽堕落,指出旧制度已无法使帝国复兴,其中“病夫”指的是当时的清廷,完全没有提及中国人或他们的身体素质 。在文章的最后,作者还鼓励清廷不要自暴自弃,即使战争失败了 。如果能“革除旧弊”,“传播新思想”,大清帝国或许还有机会 。
事实上,在现代西方文化环境中,尤其是在英语世界中,“西克曼”一直是一个描述旧帝国国力衰落的术语,而不是针对中国的特定术语 。在1896年《泰晤士报》翻译的另一篇英文评论中,中国、奥斯曼、波斯和摩洛哥被统称为“世界四大病夫” 。这篇文章把这四个老牌帝国描述成垂死挣扎,就像绝症患者一样,对四国人民只字未提 。
讽刺清廷和奥斯曼是“病夫”的漫画
相反,在当时的一些英文评论中,中国人往往被称为“野民风”、“异常勇敢”,这与现代语境中所谓软弱的“病夫”的含义完全相悖 。所以“东亚病夫”这个词翻译成中文的时候,并没有贬损中国人的意思 。然而,现代汉语词库中的“东亚病夫”一词却被视为“东亚病夫”
第一次转变:由勉励改革的名词到关注体质的名词由于语言之间的差异,文本翻译总是涉及文化语境的转换 。19世纪后期,当英文“sick man”被改革者首次引入中文时,这个词的含义随着语境的变化而变化 。《泰晤士报》是维新运动巨人梁启超创办的一份报纸 。无论他翻译的是《中国的现实》还是《天下四病号》,他的本意都是把外国人的观点当成“他山之石”,用旁观者的观点说服国家改掉缺点,气壮山河,而不是刻意夸大外国人对中国的歧视,侮辱中国 。
时代报
《泰晤士报》之后,梁启超、严复等进步知识分子都觉得“病夫”这个比喻非常贴切,于是在文章中经常提到要用这个有危机感的词来激励同胞 。“病夫”一词进入中国的第二年,1897年,梁启超在一篇论述变法的文章中,将大清帝国描述为“病夫”,要彻底改革 。只有这样才能“治病”,并指出一些保守派盲目走老路,只注重研究军队制度,而忽视了机构改革 。这样做的后果就像强迫“病人”用武器模仿“强壮的人” 。
当时“病夫”的含义还没有突破政治层面,只是用来说明改革和改革的迫切性 。但随着戊戌变法的失败,进步知识分子陷入绝望,思想变得激进 。“病夫”的比喻也跨越了国家层面,从一个鼓励改革的名词变成了专指中国人体质的名词 。翻译家严复和改革家梁启超在这一名词的意义转换中起了关键作用 。
天堂的进化
严复作为翻译家,抱着忧国忧民的心态翻译了大量西方哲学、政治、科学方面的书籍 。他受到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接触进化论与伦理学的极大启发,将其翻译成《进化论与伦理学》,传入中国 。受赫胥黎的影响,严复认为国家之间的竞争不再是政府之间的对抗,而是国民之间的竞争 。所以“强国”首先要“强身”,体育锻炼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重中之重 。
变法失败后,梁启超急于救国,接受了“天论”的观点 。他在这一时期撰写的政治论著《新民说》开始改变“病夫”的概念,并将其扩展到国民身体素质 。1903年发表的《论武功》一文明确指出,“病夫”一词不仅指清廷,也指大清帝国的人民 。他指责自己的同胞卫生习惯差,身体虚弱,缺乏尚武精神,“死如病夫” 。他大声喊道:
“希望同胞们练好筋骨,学会勇敢,变得筋疲力尽坐以待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