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病夫(“东亚病夫”一词的来历)( 二 )


梁启超
至此,梁启超在严复的基础上将“病夫”的含义从一个指国家状况的名词,变成了一个指中国人体质虚弱的专有名词 。变法的失败深深刺激了梁启超 。他认为制度改革已经不足以拯救大清帝国 。全民必须从小培养强健的体魄,模仿古希腊城邦斯巴达,根据尚武精神重塑中国的民族精神 。在他看来,只有这样,中国才能得救 。
实事求是地说,严复和梁启超对“病夫”一词的改造,并没有加入感情色彩和价值取向,只是制造了危机感,持中立态度,用“病夫”来形容当时的社会状态 。但在他们之后,“病夫”这个词发生了第二次变化,完全从中性词变成了否定词 。
第二次转变:由中性词转变为负面词梁启超的想法,虽然在文化界没有达成共识,但已经在很多人心中生根发芽,很多人认为中国人的体质确实有问题 。借助舆论的传播,“病夫”的比喻深入人心 。爱国将领蔡锷感受到许多同胞身体素质的弱点,公开形容中国人是“病夫” 。维新运动支持者、民国时期著名体操运动员许在创办中国第一所体操学校时,甚至以“增强中华民族体质,洗去东亚病夫之耻”为校训 。
中国在20世纪初被瓜分了
当时,面对社会上铺天盖地的局面,先进的知识分子们达成了共识,他们希望用“丑陋”的方式——称中国人为“东亚病夫”,以此来督促同胞们积极健身,深刻反思自身的不足 。然而,虽然知识分子用“病夫”这个词来激励他们的同胞,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从积极的角度看待这个侮辱性的术语 。
“病夫”一词背后的另类价值很快被激进的革命者发现,他们断章取义地证明西方恶意羞辱中国人民病弱的身体,以此来刻画西方的傲慢,激发中国人民的团结意识 。对于激进的革命者来说,“病夫”的本义,或者说其敦促国人自省的内涵,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这个侮辱性的词是“外国”说出来的 。

1903年,同盟会成员陈天华发表《警钟》,他在书中说,外国人把中国人称为“东亚病夫”,中国人在外国受到歧视 。《钟》试图通过利用外国人“丑化”中国人来唤起读者的集体屈辱感,从而唤起国人的团结意识,共同抵御外来的屈辱 。虽然陈天华的本意是出于忧患意识和爱国情怀,但他的文章是杜撰的 。外国人称中国为“东亚病夫”的概念,对于文章的观点是完全必要的,没有事实依据 。
此后,舆论形成了新的共识,将“东方病夫”理解为外国用来侮辱中国人的病态用语 。20世纪20年代出现的通俗小说《现代侠义英雄传》,以虚构的手段塑造了一个将中国人称为“东亚病夫”的强人形象 。这个狂妄的男人最终被大侠霍元甲打败,成为中国人粉碎“东亚病夫”耻辱的典型象征 。后来的文学和影视作品不断重复这个抵御外侮的桥段,最受欢迎的画面就是精武门里的李小龙 。

至此,“东亚病夫”完成了第二次转型,从中性词变成了否定词 。经过几十年的语义增强,“东亚病夫”已经和中国人的集体荣誉联系在一起,这也是我们今天对它特别敏感的原因 。
“东亚病夫”的历史意义“东亚病夫”一词自不必说,最早是西方人提出来的,但这只是一个形容清廷萎靡不振的词汇,甚至带有鼓励清廷改革的善意 。但在“病夫”一词完全进入中国语境后,结合当时中国内忧外患的现实,其含义经历了两次转变,从鼓励改革一词到关注身体健康一词,又从中立到否定,最后被理解为西方对其的态度 。
梁启超
但是,如果我们仔细分析这个词的起源和发展,就会发现,在这个否定词的形成过程中,西方其实并没有扮演我们想象中的傲慢角色 。“东亚病夫”这个概念的炮制,其实是当时的中国人和之后的中国人共同作用的结果 。
不可否认,“东亚病夫”这个词就像勾践的苦胆,味道苦涩,却有催人奋进的效果 。不仅唤起了人们的危机意识,也激励着同胞们团结一致,同仇敌忾 。但是,在社会历史环境发生变化后,我们不应该过度消费它,而应该还原它的含义,以冷静客观的态度重新审视这个词,并借鉴它的发展脉络,从而更好地理解我们的历史文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