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悲情诗人”,一生漂泊辗转,半世文字流传

我总是一个人在走路 。以前在东北 , 到了上海以后去日本 , 又从日本回来 , 现在到重庆 , 都是我自己一个人走 , 我好像命定要一个人走似的 。——萧红
“民国四大才女之一”的萧红 , 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
她独特的人生经历和独具魅力的作品 , 足以打动人心 。
一部自传体小说《呼兰河传》 , 
写尽了呼兰小城里的人生百态;
一部《生死场》 , 
被鲁迅先生赞誉“生的坚强 , 对于死的挣扎 , 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 。

萧红——“悲情诗人”,一生漂泊辗转,半世文字流传

文章插图
在风起云涌的大时代 , 萧红度过了短暂而传奇的一生 。
从1931年逃婚离开呼兰 , 到1942年客死香港 , 
萧红一直没有停下奔波的脚步 , 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 , 
从一个男人到另一个男人 。
短短的八九年间 , 她的人生轨迹遍布各地:
呼兰、哈尔滨、北平、青岛、上海、日本、武汉、临汾、西安、重庆、香港 。
而且 , 几乎每一个地方 , 她都经历了多次搬家 。
漂泊 , 是萧红人生的主题;文学成了她救赎自己的唯一方式 。
萧红——“悲情诗人”,一生漂泊辗转,半世文字流传

文章插图
01. 呼兰-哈尔滨:做了出走的“娜拉”
“秋天, 她逃出那个封建的家庭, 那个古老的县城 。她又到了建筑辉煌的哈尔滨 。在那里, 她的未来是无限美好的, 自由而广阔 。”——骆宾基《萧红小传》
萧红 , 原名张迺莹 , 1911年6月1日农历端午节 , 
【萧红——“悲情诗人”,一生漂泊辗转,半世文字流传】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的一个地主家庭 , 
父亲是个“冷酷、不苟言笑、贪婪、暴虐”的人 , 
9岁时 , 母亲去世 , 父亲很快续娶了妻子 。
是祖父给了萧红最难忘的温情 。
但年迈的祖父 , 只是说:“快快长吧!长大就好了 。”
萧红长大了 , 可并没有“好” , 祖父撒手归西 , 
“把人间一切‘爱’和‘温暖’带得空空虚虚……”
父亲把她许配给大军阀的儿子——汪恩甲 , 
这个家中已经没有丝毫值得留恋的地方 。
萧红——“悲情诗人”,一生漂泊辗转,半世文字流传

文章插图
那时候 , 萧红正在读着鲁迅的《伤逝》和易卜生的《娜拉》,
“逃婚” 、“出走” 是唯一的出路 。
萧红第一次为自己的命运做出了选择 , 
她逃离了家庭 , 逃离了包办婚姻 , 也逃离了既有的生活轨道 。
从此 , “漂泊”成了她短暂一生戏剧的主题 。
关于萧红逃走奔向了哪一位男性 , 众说不一 。
可以肯定的是 , 萧红逃出了呼兰,
投奔在哈尔滨的一个男性朋友, 同居一段时间后,
一起南下北京,萧红在北师大附属中学上学 。
不久, 二人返回哈尔滨,
男人离开 , 萧红拖着孕身依旧等待 。
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跟谁在一起,在于萧红
“冲出了呼兰县 。而跨出这艰难的一大步与一位男性有关,不管他是谁!”
萧红——“悲情诗人”,一生漂泊辗转,半世文字流传

文章插图
02. 哈尔滨-青岛:遇到拯救她的“骑士”
哈尔滨东兴顺旅馆 , 男人抛下怀孕的萧红 , 
谎称去借钱 , 再也没回来 。
萧红被东兴顺老板软禁 , 并威胁要把她卖到妓院 。
走投无路的萧红写了一封求助信 , 寄给《国际协报》 。
《国际协报》副刊编辑裴鑫源派刘鸿霖(后来笔名萧军)给萧红送几本书 。
萧军后来记述了他们的第一面:
满屋霉气 , 萧红即将临产 , 她惊恐不安 , 面色苍白 。
萧军原本送完书就要走了 , 无意间看到
“散落在床上的几张信纸 , 顺手拿过来看了一下” , 
上面的画和字 , 以及一首小诗吸引了他:
这边树叶绿了 , 那边清溪唱着 。姑娘啊 , 春天到了 。去年在北平 , 正是吃着青杏的时候 。今年我的命运 , 比青杏还酸……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