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悲情诗人”,一生漂泊辗转,半世文字流传( 二 )
![萧红——“悲情诗人”,一生漂泊辗转,半世文字流传](http://img.jiangsulong.com/221207/1040205S0-4.jpg)
文章插图
这一首小诗 , 让眼前落魄的萧红成了他眼里“最美丽的女人” ,
他决定不惜一切牺牲和代价 , 来拯救“这颗美丽的灵魂” 。
那一晚 , 松花江大堤全线溃决 ,
洪水肆无忌惮地涌入哈尔滨市区 ,
街道成了可以行船的人工运河 。
人们纷纷逃难 。
萧红挺着大肚子 , 从窗台跨了出去 , 爬上了一艘救济船 。
影片《萧红》中 , 萧红赤足跳入洪水中 ,
激动地踩水奔向萧军的画面 ,
像极了落难的公主 ,
奔向城堡下解救她的骑士 。
松花江的一场大水 , 淹没了一个城市 , 却成就了一段恋情 。
![萧红——“悲情诗人”,一生漂泊辗转,半世文字流传](http://img.jiangsulong.com/221207/1040204293-5.jpg)
文章插图
萧红拖着产后孱弱的身体 , 四处搬家迁移 ,
靠萧军当家庭教师和借债勉强度日 。
在《商市街》中 , 萧红记录了这段时光 ,
身陷饥饿与贫困中 , 与萧军难得的共患难的快乐:
“只要他在我身边 , 饿也不难忍了 , 肚痛也轻了 。”
和萧军在一起后 , 萧红的文学潜力得到挖掘 ,
她开始在报纸发表文章 。
1933年底 , 她和萧军共同出版了《跋涉》 , 这给了萧红极大的鼓舞 。
不久后 , 应朋友之邀 , 萧红与萧军去往青岛 。
从此 , 她再也没有踏上自己的故土 。
青岛的时光 , 相对比较悠闲 , 还有清新的海洋风景 ,
萧军在报社工作 , 这段难得的悠闲时光 , 让萧红感受到了少有的人生乐趣 。
这段时间 , 她写出了第一部长篇小说《麦场》 ,
“在乡村 , 人和动物一起忙着生 , 忙着死……”
青岛几个月的安定是如此短暂 。
朋友被捕 , 报社停办 , 俩人不得不寻找下一个漂泊地 。
萧军给崇拜的文学大师鲁迅写了封信 ,
出人意料竟收到了鲁迅先生的回信 。
![萧红——“悲情诗人”,一生漂泊辗转,半世文字流传](http://img.jiangsulong.com/221207/10402034A-6.jpg)
文章插图
03. 上海-日本:幸遇祖父般的“温暖”和“爱”
萧军、萧红很快抵达上海 。
11月30日 , 萧红、萧军在一家咖啡室内 , 见到了鲁迅和许广平 。
许广平回忆萧红:
中等身材 , 白皙 , 相当健康的体格 , 具有满洲姑娘特殊的稍稍扁平的后脑 , 爱笑 , 无邪的天真 , 是她的特色 。
因为鲁迅先生的提携 , 萧军与萧红的作品陆续发表 。
1935年12月 , 萧红的中篇小说《生死场》在上海出版 ,
这是她第一次以“萧红”的笔名发表作品 , 并因此一举成名 。
鲁迅为其作序 , 盛赞她有“女性作者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 ,
并指出“叙事和写景 , 胜于人物的描写” , 认为萧红是
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 , 很可能成为丁玲的后继者 , 而且她接替丁玲的时间 , 要比丁玲接替冰心的时间早得多 。
二萧和鲁迅先生一家交往越来越多 ,
他们的家也搬得离鲁迅家越来越近 。
![萧红——“悲情诗人”,一生漂泊辗转,半世文字流传](http://img.jiangsulong.com/221207/1040204594-7.jpg)
文章插图
萧红自言 , 一连好几个月 , 几乎每天饭后都要到鲁迅先生家 ,
他们像家人一样相处 。
萧红说“只有鲁迅才安慰着两个漂泊的灵魂” 。
然而 , 二萧的裂痕自上海成名后就显现出来 。
为了弥补 , 萧红与萧军商定 , 一个青岛 , 一个日本 ,
一年为期 , 到时上海相聚 。
萧红在日本 , 孤独寂寞 , 但也比较自由、平静 ,
用没有经济压迫的“借来的时间”和“借来的空间”来治疗情伤 。
在给萧军的信中 , 她不无心酸地写道:
自由和舒适 , 平静和安闲 , 经济一点也不压迫 , 这真是黄金时代 , 是在笼子过的 。
萧红在鲁迅先生身上找到了祖父般的“温暖”和“爱” ,
推荐阅读
- 有格局的父母,会重视孩子“手工过程教育”,让孩子更具成长思维
- 张国荣|张国荣因不愿拍古装戏拒拍《倩女幽魂》徐克“忽悠”后成经典之作
- 周星驰|周星驰是如何由“星仔”变成“星爷”的?
- 3天让单眼皮变双眼皮“绝妙方法” 单眼皮变双眼皮方法
- 如来佛祖|如来佛祖的饰演者朱广龙:因太像“原著”,被尼泊尔邀请回到故乡
- 杨洋|杨洋、迪丽热巴“荣耀夫妇”再携手,古装剧《媚世》明年开机
- 这四个星座爱情观:“爱情不一定要轰轰烈烈,也可以相濡以沫”!
- 苏宁国际宁波保税仓细节曝光,“黑五”好物可区块链技术溯源
- 语淡情浓地记住乡愁——读萧红《呼兰河传》
- “我没有父亲了,你是我唯一可以依赖的男人,希望你别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