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入关扬州十日,清军入关扬州屠城十天-
感谢邀请 。
扬州十日纯属夸大其事,至少从现有的各种资料来分析,扬州十日清军屠了八十万是站不住脚的,而且清军也未在扬州大规模屠城 。
扬州人口损失第一、清军短时间内就破城,战斗不是特别激烈,因此不存在屠城的先决条件 。历朝历代屠城都存在一个前提,就是抵抗激烈以及降而复叛这两条,所以清军不存在屠城的前提 。
而且扬州之战战场并非整个扬州府,而是在扬州府府治江都县,而且只是攻打江都县县城,并不涉及其他州县,所以战斗规模并不大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说战斗并不激烈,清军不存在屠城的前提 。
因为离开战争都是先夺取大城市,尤其是重要交通节点,之后再向农村以及其他地区施加影响力 。解放战争后期,解放军得战略就是先夺取城市以及各个交通节点,再控制农村,因为要建立统治就必须要依赖城市;同时还可以切断敌军各部之间的联系,使敌军无法行动,进而消灭敌军 。
而江都扼守长江和大运河,是一块重要的交通节点,所以清军必须要夺取江都 。
第二、扬州没有八十万人让清军杀 。明朝扬州府一共三州七县,根据扬州的地方志《扬州府志》,明朝嘉靖时期扬州府总共67万人;而根据《明史》,万历年间扬州府总人口约为81万人 。这是整个扬州府的人口数据,如果平摊到七个县,每个县的人口是十多万人 。所以清军要真杀八十万人,那应该把扬州府三州七县的人都给杀了才可以 。而扬州之战主要在府治江都县,那么这就说明所谓清军屠扬州八十万人纯属夸大 。
而且战场主要围绕江都县县城展开,那么计算扬州的人口损失就必须要以江都县城的人口来作为基数,至于江都县城有多少人口,我不知道,没接触过这方面资料 。不过当时的扬州,也就是江都县是一座消费型城市,因为扼守两条水道必然商贾云集,所以城市人口应该占了比较大的比例 。但是也不会太多,因为明朝江都城区区域面积大约是八平方公里,这是我在百度地图圈出古城城墙范围圈出来的面积 。
文章插图
如果按照城乡各一半人口来算,也就是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个五万多人,那么其人口密度是每平方公里6000多人,貌似现代我国不少城市也没达到这个水平,而且前提还是建立在现代城市拥有高层建筑的条件,所以明末清初江都县城市人口不可能太多,我个人认为可能只有两三万人 。
再者,古人也不傻,知道趋利避害,不会在明知城市即将成为战场还留下的,除非你是跑不动的,因为杀红了眼的大头兵是不会管你是军人还是平民,一言不合就给你宰了 。所以扬州市民,也就是江都县的城市人口大量外逃,甚至都把长江上的船抢空了 。当然,也不排除跑到农村避乱的,因为城里人多少都有几个农村亲戚,跑去投亲戚等风头过了再回城也是一个选择 。而且清军到达扬州之后因为等待炮兵在城下顿兵五天,也足够能跑的人逃难了 。
另外,清军到达之前扬州人就大量外逃,因为高杰和黄得功为了争夺扬州,在扬州曾经打的一塌糊涂 。而明末明军兵痞流氓充斥,所以扬州人被这帮乱兵祸害惨了,所以老百姓不跑才怪 。
所以,扬州能有多少人够清军杀?没多少 。更何况历来发生战乱有钱人绝对是跑的最快的,所以扬州能留下的人口估计都是没多少钱的城市贫民,杀穷鬼也没太大的意思,估计抢娘们是可能的 。那还不如开仓放粮,还能赚个不错的名声 。
而且清军还曾经在江都开仓放粮,几千石粮食瞬间被放空 。一石换算之后相当于今天的50公斤,也就是100斤,一千石粮食就是50吨 。那么50吨粮食是什么概念?一个成年人一天需要的口粮是八两,四舍五入按照一斤算,那就是一千石粮食可以提供十万人一天的口粮 。所以这只能说明,扬州的人口损失并不严重 。
综合来说,扬州府府治江都县根本不可能有八十万人口,而且扬州的人口损失也并不严重 。我个人推断,清军应该是杀了一批抵抗者以及清军当中得兵痞流氓私掠造成的人口损失 。
为什么扬州十日一定是真的?实际上,现在学术界对于扬州十日总体上是存疑的,因为八十万这个数据实在是水分太大,往往提到扬州十日也仅仅是说发生了屠杀这种字眼一带而过,淡化处理 。
而这一说法的兴起,完全是清末革命党给吵起来的 。因为清末满汉在文化上已经高度一致,而且当时清政府还搞新政,搞宪政改革,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还不错 。所以革命党为了革命只能夸大甚至造谣污蔑历史上清朝入关的那点破事,通过宣扬民族仇恨的方式,人为的制造满汉对立,进而达到其上位的目的 。
推荐阅读
- 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郑板桥是个怎样的人
- 扬州|行走职场,要做到耳聪目明,还要善于洞悉真相,莫做“睁眼瞎”
- 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是谁,嘉定十屠,扬州十日-_1
- 满清十二位皇帝简介 清朝皇帝
- 扬州的古称是什么?
- 清朝康熙疆域图,康熙时版图面积-
- 扬州干丝怎么煮,扬州煮干丝什么干丝-_1
- 多尔衮怎么死的
- 隋炀帝扬州行宫,隋炀帝三下扬州-
- 扬州这个城市,扬州是什么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