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唱会亏本的明星,开演唱会亏钱的明星-
主办方亏钱,歌手永远不亏,学生黄牛最易赚钱 。
文章插图
如果你是从事公关演艺或者票务行业,从入行开始就会得到一个消息:国内演唱会最终承办方,除了陈奕迅、张学友、邓紫棋歌手之外,演唱会的最终票务收益,绝大部分都是无法盈利 。即使是周杰伦也无法保证100%盈利,而王菲直接是压力拉满,2016年主办方血亏 。
我们以2016年王菲演唱会为例,简单解析一下:2016年王菲的经纪人抛出消息:天后王菲复出演唱会,代理费整整一个亿,这一个亿之中,王菲个人收取一小部分,其他归入公司所有,但是王菲是自己公司,所以就是王菲;
代理费是什么意思?是王菲所属的经纪公司以合同制出售演唱会承办资格,由从事各大大型演唱会的公关演绎公司来竞标 。最终的演唱会票房和王菲的经纪公司无关,王菲方面只拿这1亿 。
也就是说,演唱会行业最终的票房压力并不是在王菲经纪公司方面,而是和王菲经纪公司对接的一手公司,我们假设是公司A 。王菲的演唱会主办权在公司A手里后,是否就是公司A来做演唱会?答案是:不是 。
文章插图
公司A花了1亿的预期,他们会以更高的价格抛售给下一家接盘公司 。这样的结果有两种,成功抛售和未成功抛售 。成功抛售那么王菲的演唱主办权会造成第一次溢价,公司A资金回流,赚钱走人 。由公司B来接盘 。为成功抛售,会进入寻找承办方 。
主办方和承办方,存在是一家公司和两家公司合作 。这里又会出现一次溢价,一般而言,主办方会在自己的投入基础上加入自己公司的预期利润,再转手或者找承办方合作 。如果是两家公司,那么承办方会再加入一次溢价,因为演唱会的举办费用本身就是需要纳入 。
演唱会的经济逻辑是:【演唱会亏本的明星,开演唱会亏钱的明星-】1:歌手和经纪公司签订第一份演唱会收益合同,华语1线歌手整个演唱会巡演费用在600W起步;歌手签订完合同后,演唱会最终效果就和歌手无关 。王菲大概在1000W左右;
文章插图
2:经纪公司打包演唱会主办权,第一次溢价出售,在600万的基础上,根据歌手名气溢价 。比如王菲的十倍溢价 。经纪公司完成抛售后,经纪公司退出,演唱会最终效果和经纪公司无关 。拿钱走人,配合即可 。
3:大型传媒/公关公司购买歌手经纪公司的演唱主办权,完成第二次溢价 。再抛售,或者直接承办 。这个过程会持续很久,多一个公司参与,溢价就多一次 。
4:最终落定,主办方和承办方确定 。以上所有的费用来源和票房压力,都压在了这一步 。主办方和承办方开始按照溢价+自己的收入预期来确定票价 。
到了第四步后,就完了吗?错!才刚刚开始:因为接下来会进入更为复杂的环节:票务定价和代理商销售,也就是溢价原则和黄牛分销阶段 。
溢价原则和黄牛内定分销;
文章插图
一次大型演唱会,一般而言不低于9场 。那这九场之中,会有票价逆天的上海站,会有票价低迷的延吉站 。那么演唱会的票务该如何确保完成承办方的预期?答案是将延吉站的预期亏空算入上海站的票价,同时在座位上分级 。
对于主办方而言,他们的溢价原则就是分摊风险,提高上海站的门票 。提高的定价是建立在一切费用之上的溢价利润空间 。这种情况就会造成资金压力过大,那如何分摊这种压力?答案是:代理和黄牛!
本质上还是资本游戏,代理和黄牛开始分摊主办方的压力 。这就导致了一个情况:
任何一场知名歌手的演唱会,当他的门票开始在两大网络平台上公开销售时,最便宜的两档500块和700块瞬间没票,可以购买的票价起步会在800-1000元左右 。你买的时候,会有一种错觉,就是很多人买,如果我慢一点就会错过的心理 。实际上,理论上不可能买得到最便宜的票价 。因为那些票一般都在代理和黄牛手里 。
文章插图
先说代理,代理会以内购的形式存在 。是直接预留票位的,并不在实际公开销售之中 。这部分会以主办方旗下的工作人员,和各大业内活动群体为主 。这里面又存在很多级代理和分红 。
黄牛就很好理解了,他们不属于后台操作,而是他们会在第一时间以软件形式去抢占平民价位 。这里面以学生黄牛为最大收益群体 。但是黄牛的风险实际上更大 。比如王菲天价票价之中,黄牛就是最终的买单者之一 。
推荐阅读
- 战国人才多还是三国人才多,战国时期哪个国家的人才最多-
- 胡歌和薛佳凝同居过吗,胡歌薛佳凝复合结婚领证真的吗-
- 零售业|这些前端学习的误区,你中招了吗?
- 中公教育|中公教育积极深度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校企合作显成效
- 魔兽世界|当了12年的办公室主任没被提拔,领导让我继续干,我该怎么办?
- 麻辣豆腐的做法
- 怎样做美味的白菜肉元宝水饺?
- 鲍鱼的做法
- 怎样做美味的香辣煮毛豆?
- 西米的选用及其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