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很多人不知道,哈佛不招聘天才

哈佛|很多人不知道,哈佛不招聘天才

文章图片

哈佛|很多人不知道,哈佛不招聘天才

文章图片


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天才”和“神童” 。 当然 , 中国的教育体系中 , 一般只有3%最终成为“神童” 。
与此相对应的是一个极端情况 。 一位哈佛心理学教授对他的儿子Sydars进行了一项“训练实验” , 教他在出生时识别英文字母 , 并用教科书代替玩具 。 “早教”六个月后 , 他能读懂26个英文字母 。 2岁时 , 他可以阅读中学教科书 , 6岁时写解剖学论文 , 12岁时 , 他被哈佛录取 。

就在人们嫉妒他们的孩子的时候 , 萨达斯表现出一些不正常的行为 , 比如在不应该的时候咯咯地笑 。 最终 , 他的“早期教育”使他出现了神经系统异常 , 并在14岁时被送进了精神病院 。 在这种极端情况之后 , 哈佛开始奉行不招“年轻天才”的潜规则 。
虽然规定任何申请人都不会因为年龄而受到其所申请学校的歧视 , 但世界领先的学校确实会对接受神童持谨慎态度 。 因为现代科学发现 , 那些从不忘记或者先天智商远高于平均水平的人 , 往往会患上精神障碍类疾病 , 比如感觉联想障碍、自闭症等 。
科学家得出结论 , 人类不可能拥有完美的“超级大脑” 。 这是为什么?一个人可以获得超人的智慧、非凡的记忆力或非凡的注意力 , 但当他在一项认知功能上取得突破时 , 他必须在其他地方付出代价 。天才往往有缺陷
在人脑中 , 经常性资源只占大脑容量的十分之一 , 其余十分之九的大脑资源一般都处于休眠状态 。 很多人认为 , 天才之所以成为天才 , 是因为他们的大脑资源(以及使用的方法)比一般人更发达 。

天才是大脑非常发达且非常聪明的人 。 然而 , 科学研究表明 , 这实际上是一种误解 。 世界上的许多天才都拥有极其特殊的技能 , 在其他方面的智力却不如普通人 。

神经生理学专家长期以来得出的结论是 , 有才华的人在某个领域表现出非凡的能力 , 因为负责这种能力的大脑区域是孤立的 。 大脑的孤立区域特别发达 , 使他们在该区域具有非凡的能力 。 在其他方面 , 天才普遍处于平均水平 , 甚至低于平均水平 。 智商超过160的爱因斯坦提出了一种相对论 , 许多人至今仍认为其意义深远 。 但他也患有言语问题和阅读障碍 。
【哈佛|很多人不知道,哈佛不招聘天才】天才与疯狂之间只有一线之隔
英国诗人约翰·德莱登说:“天才与疯狂相邻 。 从天才到疯狂只有一小步 。 ”另一位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有类似的看法:“没有疯狂的天才” 。 牛顿和康德有精神分裂症 , 凯撒和拿破仑有癫痫症 , 普希金和歌德有躁狂抑郁症 , 仿佛天才有精神分裂症的隐性基因 。
加州大学的布鲁斯·米勒博士成功地发现了人脑中的“天才按钮” 。 它是大脑内部的一种“预防机制” , 可以抑制天才 , 防止人们偏离正常的日常行为 。 每当想到一个新的想法 , “错误检测器”就会进入“不允许这样做”的受限状态 , 导致人们对这个想法失去兴趣 , 因为这个想法不是很可行 。

但是 , 如果约束出了差错或者受到了外界的妥协 , 思想和理论的非凡天才就会不断涌现 , 这个人会成为天才 , 但与此同时 , 他也会冒很大的风险 。 许多专家认为 , 大多数天才的大脑是因为它的缺陷而被“解放”的 。

爱尔兰精神病学家、“阿斯伯格综合症”专家兼教授迈克尔菲茨杰拉德历史上最具想象力的精神病艺术家分析 , 提出“接触”与疯子有很大关系 , “阿斯伯格综合症”对人们的社会关系有很大的影响 , 但它对人们的社会关系智力并不重要 。 具有这种条件的人往往具有非凡的艺术创造力和出色的数学天赋 。
世界上许多有才华的人都患有阿斯伯格综合症 , 他们的行为一言以蔽之:怪异 。 爱因斯坦在日常生活中难以与人交流;米开朗基罗患有自闭症;英国诗人威廉叶芝总是愁眉苦脸 。 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对他的妻子“非常粗鲁” , “不正常”并且“容易受到虐待” 。
研究人员发现 , 高成就者患躁狂症的可能性是其四倍 。 该研究发表在英国精神病学杂志上 。 文章说 。 躁狂症可能有助于提高人们的智力和学习成绩 , 促进接近天才 。 轻度躁狂症患者往往足智多谋且富有创造力 , 表现出“更强的语言控制力、更好的记忆力和其他认知优势” 。 他们倾向于夸大自己的情绪反应 , 这可能有助于他们“发展他们在艺术、文学或音乐方面的才能” 。 在疯狂的状态下 , 一个人具有“非凡的耐力和持续的专注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