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宋朝就有了打包外卖?原来宋朝就有了打包外卖

早在宋朝时 , 饮食店已经开始提供“逐时施行索唤”“咄嗟可办”的快餐、叫餐服务了 。宋代都市的小白领、小商人 , 跟今天城市里的OL一样 , 都不习惯在家做饭 , 而是下馆子或叫外卖 。

原来宋朝就有了打包外卖?原来宋朝就有了打包外卖

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存世的唯一一幅精品 , 属一级国宝 。而近日开展的北京故宫博物院建院90周年“石渠宝笈特展”更是让这幅尘封几百年的传世珍宝再次令世人“疯狂” 。
据了解 , 人们为看《清明上河图》需要排队6小时 , 但真正能与这幅经典作品面对面品鉴赏阅的时间却“不到三分钟” 。那么在此次全卷展出中 , 如何能在3分钟内抓住《清明上河图》的精髓?应该注意看哪些画面?下面就跟随我们一起解密《清明上河图》中那些鲜为人知的场景 !
提前做功课 与国宝“见面”更从容
《清明上河图》宽24.8厘米 , 长528.7厘米 , 绢本设色 , 全卷可分为三个段落 。展开首先看到的是汴京郊外的景物;中段主要描绘的是上土桥及大汴河两岸的繁忙景象;后段则描绘了汴京市区的街景 。
其以精致的工笔记录了北宋末年宋徽宗时代清明时节首都汴京(今开封)郊区和城内汴河两岸的建筑和民生 。作品以长卷形式 , 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 , 将繁杂的景物纳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画面中 。全卷共500多个人物 , 衣着不同 , 神情各异 , 其间穿插各种活动 , 注重戏剧性 , 构图疏密有致 , 注重节奏感和韵律的变化 , 笔墨章法都很巧妙 。
《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张择端 , 字正道 , 东武(今山东诸城)人 。早年游学汴京 , 后习绘画 , 宋徽宗时期供职翰林图画院 。专工中国画中以界笔、直尺划线的技法 , 用以表现宫室、楼台、屋宇等题材 , 尤擅绘舟车、市肆、桥梁、街道、城郭 。他的画自成一家 , 别具一格 。他的画作大都散失 , 只有《清明上河图》完好地保存下来 。
原来宋朝就有了打包外卖?原来宋朝就有了打包外卖

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于网络
【原来宋朝就有了打包外卖?原来宋朝就有了打包外卖】这几个“镜头”不可不看!
1 北宋诞生了中国最早的灯箱广告
画中一家“正店” , 相当于现在的“五星级酒店” , 在北宋是名副其实的酒店 。开封城像这样的“正店”共有七十二家 。“十千脚店”比“正店”差一档 , 门口的方柱标牌到晚上时可以在箱内点上蜡烛 , 这可能是最早的灯箱广告了 。为满足市民夜生活的需求 , 原先坊市制下长期实行的“夜禁”也自然而然宣布取消 , 开封城里出现了“夜市”、“早市”和“鬼市” 。“灯箱广告牌”印证了夜市的繁华 。
2 宋代小夫妻逛街买花“秀恩爱”
在“孙羊正店”大门前 , 有一对小夫妻正在买花 。小娇妻亲昵地将她的胳膊搭到丈夫的肩膀上 。经过的一顶轿子 , 轿夫的眼睛盯着这对小夫妻看 , 结果路都走弯了 。
历史上 ,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就曾和丈夫赵明诚一起穿街过巷 , 搜求金石书画 。不同的是 , 作为贵族女眷 , 李清照需要女扮男装乔装一番 。此外 , 宋朝市民以买花、插花为生活时尚 , 很像今天我们常说的“小资”生活 。
3 宋人以喝饮料为时尚
在一个路边摊 , 挂着一个招牌 , 上写“香饮子” 。“香饮子”是什么?就是饮料 。宋人以喝饮料为时尚 , 市场上当然就有各色饮料出售 。如果是六月天 , 还有冷饮消暑 。据《东京梦华录》中记载 , 六月时节 , 汴梁的“巷陌路口、桥门市进”都有人叫卖“冰雪凉水、荔枝膏” , “皆用青布伞 , 当街列床凳堆垛” 。
4 北宋科举考生热衷算命
在卷尾有一个情景 , “解”字招牌下围着一群人 。过去认为这是说书场景 , 不过有书画专家认为 , 其实这是解命之地 , 就是算命 。理由是如果是说书场景 , 说书人周围会有不同年龄、各种身份的听客 , 还会有小孩混在里面 。而画中周围的人大都儒生打扮 , 年龄也差不多 , 集中在这儿 , 看来他们有共同关心的问题 , 那只能是科举考试 。在清明节过后大概两三个星期 , 要举行全国性的科举考试 。当时北宋专门给考生算命的人就有好几千 。在考试之前请人算一卦是很重要的考前一“课”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