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侵家装, “小米粥”凭什么越界?( 二 )


真正的瓶颈在于接单量 。即使上述一切可以实现,不可绕过的现场施工环节仍然须要消耗大批人力和时光,尤其是人力上,爱空间目前30个工人坚持每月15单已属勉强,而陈炜豪言三年内实现每年3000~4000个工地,则按业界测算,至少须要过千的工人,而爱空间采用产业工人“自营”的模式,将会带来极大的管理难题 。
目的青年的小米O2O
获得6000万元投资的爱空间,其实不过是雷军的一块实验田,如果联合2014年年末,他投资1亿元的那家以租房切入青年和创业者人群的新创公司YOU (优家)国际青年公寓,小米家装与小米公寓的设计思路则显而易见,即针对年青人的需求,打造小米模式下的O2O链条 。
借助家装和公寓来为小米的智能家居硬件铺路,充其量只是全部O2O环节下的赠品 。依照目前的状况,可以揣测一下小米O2O的思维——青年在毕业后,入住小米公寓,除了可以随便折腾自己的出租屋,释放创意外,还能在公寓供给的超大空间如客厅、天台去和志同道合的青年交换沟通,形成带有浓郁创业颜色和青年作风的主题社区 。这样的社区就可以形成孵化器,并加快青年人的成长 。而一旦有所造诣,搬离公寓,亦可成为小米家装的顾客,持续感受小米的熏陶 。当然,其中少不了小米智能装备的“协助” 。
让小米品牌影响一代青年,这和陈炜在爱空间里打出的“解放一代年青人”的口号不谋而合,这种O2O,超越了传统理念中O2O的出售概念,而变成了一种文化植入,也同时是一种品牌文化的造就进程和链条形成进程 。
只是,这种O2O链条,委实太过松散,只是一个完善模型,并不能彻底主导青年人的选择空间 。理由很简略,在细分行业中,并非第一的小米模式所笼罩的面依然小众,尤其是地面部分,所能笼罩的区域,受制于范围与产能也仅仅只能是“北、上、广”青年人群中小之又小的一部分,充其量,依然是一个“实验田” 。极致单品下的饥饿游戏,既是小米胜利的法门,也是扼住其扩大的瓶颈 。
【入侵家装, “小米粥”凭什么越界?】 起风了,风再大,也吹不起笨重的猪,这就是运用物理和理论物理的差异 。何况,这些链条之间的接洽都太过于软弱,或许它们的涌现能够用互联网思维转变其入侵细分行业的面孔,却依然只是松散的串联,而非更为稳固的并联线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