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是象形字还是形声字,有一种形声字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 三 )


(三)汉字与整体思维
整体思维是古代中国所具有的独特的思维方式 。它倾向于对认知客体作综合概括的把握,强调用联系的、整体的观念看待问题,主张将事物内部矛盾两个方面“合二为一"进行通盘考虑 。汉字基本上是一个音节表达一个意思,用一个符号来记录,形成“形”、“音"、“义"的有机结合,以“形"为内核,以“义"为灵魂,以“音"为外壳,有机构成一个整体,如果拆分开来则无任何意义 。
汉字的构形及发展留有整体思维的痕迹,强调“天人合一"的观念 。

其是象形字还是形声字,有一种形声字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

文章插图
《周易》曰:“观其会通",反对割裂事物,力主有机地整体看待万事万物;《黄帝内经》也提出阴阳五行理论,将人体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把自然宇宙与人体内部循环也看做一个整体,这种整体思维与工业文明渴望征服自然迥异 。要求自然与人体,天道与人道合一,这种“天人合一”的观念强调人与自然息息相关,追求人与环境的合谐 。由于人道与天道的交融,认为“人者,天地之心也",“天地之性最贵者也",这就是最早的人文精神 。汉字对不同事物的表达,于字形结构上体现出了天人合一的原始观念,加强了中华民族的整体思维 。
其是象形字还是形声字,有一种形声字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

文章插图
汉字的构形及发展有整体思维的痕迹 。古人总结的汉字构形方法有四种:象形、指事、会意、形声 。这四种造字方法有先后顺序,南宋学者、文字学家郑樵在《六书略》中精辟指出:“形不可象则属诸事,事不可指则属诸意,意不可会则属诸声,声则无不谐矣 。"意思是说:汉字经历了由象形到指事,由指事到会意,会意到形声这么一个过程 。汉字这样的造字过程,除了满足人们日常交际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对汉字整体表意功能的不断追求 。
汉字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就是从记事图画到象形字的产生 。象形字是汉字中最早出现的一种形体,采用绘画手法,对物体形状进行描摹 。这种描摹不是面目俱全的画图,而是以抽象的线条画其轮廓,如:象形字中的山、羊、牛、鱼 。比较复杂的象形字,所象事物难画出来,孤立画出来易跟其他东西相混,所以为它们造象形字时,就把如周围环境、所附着的东西一起表示出来 。如:甲骨文中的“眉"和“须",只描摹眉毛、面毛部分,人们就会有不同的联想,为汉字的精准性,只能将有关眼、面的头像加入到字的构造中,这样,眉和眼、须和面就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了 。
其是象形字还是形声字,有一种形声字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

文章插图
象形字主要是描摹事物的形状,画成其物,随体诘屈 。对于一些无形可象的抽象概念,那必须联系相关物象,进行综合后才能得以表现 。会意和指事所表达的往往是用象形无法表达的抽象概念 。如“刃”,指事,甲骨文表示在“刀”的刃口地方加一个点,表示是刀刃 。《说文》释:“刀坚也,象刀有刃之形”;“年",会意,甲骨文像人扛禾,表示收成之意,《说文》:“谷熟也";“林”,会意,甲骨文写法是两棵树的象形字,《说文解字》说:“林,平土有丛木,曰林 。从二木” 。从上面倒字来看,指事和会意,不是简单的视觉搭配,而是一种有机组合 。指事是象形字和指事符号的组合,会意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象形符号的组合,他们组合成了一个新的不可分割的整体 。
其是象形字还是形声字,有一种形声字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

文章插图
形声字体现了这种整体思维 。形声造字时必须具备音符和声符,声符表示读音类别,意符表示意义范畴 。如“睁"字符为“目”和“争";“蛭"字符为“虫"和“至” 。其中“目"和“虫”为意符,“争”和“至”为声符 。形声造字,形符和声符并用,“取象”又“取声",既有语义上的联系,又有语音上的联系,对人左右大脑的符号刺激,有利于人类从前人、他人接受传递文化信息,可获得最优的整体功能 。这种符合汉民族整体思维观的造字法,渐渐由少变多,在整个汉字体系中,占据绝对优势 。商代甲骨文中,形声字占全字数的百分之二十几,发展到秦篆,数量大增,以《说文》所收的字数统计,在九千三百五十三个字中,形声字占百分之八十以上(高明的《中国古文字学通论》,1987年北京文物出版社46页 。) 。
中国传统整体思维注重对客观事物做整体把握,强调的不是要素,而是事物的结构功能 。如,同一个意义可用不同音符表示,同一个音符却可以表示不同意义;意符与意符或者意符与声符位置不固定 。整体思维虽不注重对组成部分、元素进行理性分析,但注重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寻求一种“天人一理,天人一气,人之首犹物之首也,人之性犹水之性也”的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