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约翰·威尔逊的十万个怎么做》剧照 。
这两年 , 项飙教授提出的“附近”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共鸣 。
在钢筋水泥世界生活的人们 , 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 , 早已经忘了珍贵的“日常” 。 和现实生活的疏远是现代人普遍的焦灼 , 不管国内外都是如此 。
一部私人性非常强的《约翰·威尔逊的十万个怎么做》在豆瓣获得了9.5分的高分 。 约翰拿着他的摄影机行走在城市 , 带着问题 , 去观察身边的人 。
看完之后 , 很多人都感到“被治愈了” 。 我们经历着类似的风景 , 为什么丧失了对日常的感知力呢?我们如何在日常里 , 通过观察找到治愈呢?
欢迎来到硬核读书会 , 我们今天和约翰·威尔逊把目光投向我们身边的世界 。
你有多久没有好好观察生活的空间了?每天经过的街道、路过的路口、地铁上面色匆忙的行人……
在HBO出品的纪录片《约翰·威尔逊的十万个怎么做》中 , 记录者约翰·威尔逊身处纽约 , 将看似不值得记录的一切录下来 , 装进储存卡 , 展现了被大部分人忽视的日常的另一面 。
01
摄像机作为双眼
在每一集中 , 他试图去解决一件可能困扰着我们的小烦恼:如何和人搭话、如何品尝红酒、如何增强记忆力、如何扔掉旧电池……然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 事情总是会往意想不到的方向发展 。
在《记忆力提升指南》中 , 约翰·威尔逊坦白成为记录者的初衷是“我的记忆力不是很好 , 这总让我感到不安全” , 整理和收集自己的回忆的过程本身成为了另一种观察生活的方法 。 记忆会变模糊 , 而记录依赖的实体也总是逃不过消亡的方法 。
约翰·威尔逊在尝试用“记忆宫殿”的方法增强记忆力的旅途中偶然遇见了一个声称自己遭到了曼德拉效应困扰的人——他们坚持相信自己的记忆是正确的 , 但是与现实不符的效应 。
约翰试图把现实修改成他记忆中的模样 /《约翰·威尔逊的十万个怎么做》剧照
在这集的后半段中 , 他跨越了四千公里参与了一群“曼德拉效应”大会 , 而增强记忆力的方法已经不再是主题了 。
人类有着遗忘的本能 , 我们的大脑为了减少负荷 , 会帮助我们过滤掉那些看似无关紧要的、日常生活中重复出现的的景象 , 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日复一日地过着一种两点一线的生活 , 从熟悉的家走上熟悉的街道 , 再回到熟悉的家中 , 周而复始 。
路上的景色逐渐成为生活中理所应当的一部分 , 好像这一切就应该是这样 。 直到打破日常的事物出现 , 我们才重新把镜头对准早已熟视无睹的景色 , 记录下意外的美好后 , 回到灰色的生活 。
约翰·威尔逊/bellmedia.ca
其实约翰·威尔逊并不是第一个尝试把摄像机对准街头 , 记录城市中进行布朗运动的人们 。
在34年前 , 美国城市学家威廉·H·怀特拍摄的纪录片《小型公共空间的社会生活》中 , 拍摄了洛杉矶的各个公共广场上人们的行为 , 观察人们为什么聚集、停留、离去 。 在记录中他发现 , 阳光的移动、椅子摆放的位置、路边平台规避行人的障碍物都可能成为人们改变在公共空间中活动的动力 。
在34年后 , 人们的有些烦恼似乎从来没有变过 , 那些对想要坐在平台上的人们极不友好的障碍重新出现在《约翰·威尔逊的十万个怎么做》中 。
约翰·威尔逊的日常记录在豆瓣获得1.5万人评价、9.5分的高分 , 在IMBb上的评分也高达8.7分 , 并不逊色于那些特效华丽、情节跌宕起伏的“大片” 。
甚至 , 约翰·威尔逊镜头中呈现出的城市和人们的生活很难用“美”来形容 , 但是他散文般的叙述与画面内容、令人惊诧的合拍让我们忽略了表面上的美感 , 剩下对约翰·威尔逊敏锐的观察所展现的日常感同身受 。
推荐阅读
- 苏醒|说英雄谁是英雄:众绝色女配结局如何?雷媚不停反水,朱小腰实惨
- 姜文|十一年前姜文神作,《让子弹飞》究竟暗喻了多少细节?
- hbo|网友偶遇刘亦菲,夜晚结伴两人一同逛街
- 苏醒|他们终于翻红了
- 神曲|这是毁掉一首歌最快的办法,不出半个月,再火的神作也能变成土嗨
- 美剧|几十年内不可能被超越的HBO美剧,你看过几部?
- 苏醒|这都能撕起来?内娱还有救吗?
- 苏醒|一代传奇舒马赫,主治医生曾建议安乐死,妻子依旧没有放弃
- 美剧|6部堪称神作的美剧,短期内不可能被超越的经典
- 李昌钰|不愧是HBO,能把这世纪悬案拍成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