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醒|HBO神作,每一集都很戳心( 三 )


03
看见无用的用处
在“纯粹阶梯”之后 , 赤濑川等人开始热衷于寻找城市中的无用之物 , 如四方田犬彦所言“艺术家赤濑川原平的视线里没有任何伤感与怀旧 , 他冷静平实 , 心怀批判精神 , 关注的是物体形状呈现出的怪异可笑感 。
他不为逐渐消失的老东京流泪 , 也没有对光怪陆离的新建筑表示愤怒 , 只是将视线集中到那些在新旧交替的时代里被抛弃到一边、卑微得像个笑话的小东西上 , 投以会心的幽默感 。 ”
一例超艺术托马森 /wikipedia.org
他给这类栖身于街头的超艺术成分起了一个名字——“托马森” , “原本是七十年代巨人棒球队从美国高价请来的外援选手的名字 。
这位托马森来到日本后成绩一直不理想 , 后来几乎没有出场机会 , 但因为签有合同 , 巨人队也不能把他直接送回美国 , 于是巨人队的球迷们经常看到魁梧的托马森选手坐在替补席上百无聊赖 。 ”
一个攀附于电线杆上的没人可以够到的楼梯 , 一个不穿过任何丘陵、山岳或水底的隧道 , 这些托马森让人看到时不免心生荒谬之感 。
不过在这群老艺术家眼中 , 只有在脱离整体秩序时 , 物体才会展现个别的特色 。 只有逸出空间——也就是整体秩序的别名——物体似乎才能真正成为所谓的“物件” 。
另一例超艺术托马森 /wikipedia.org
“挂什么样的招牌会卖得比较好 , 并不是他们关心的事情;他们只是纯粹觉得招牌有其可看之处 , 所以留下记录 。 在意的是为物件做记录 , 不能掺杂对色相或美食的欲望 。 ”
在这样的眼光下 , 目之所及的物体开始有了另一种样貌 , 或许是我们一直看到、却始终忽略的样貌 。 这些只作为“物件”的物体剥离了所有附加在其上的意义后 , 就像被杜尚放进展厅的小便池 , 如果被打上标签 , 放在展厅中的日常用品是艺术品 , 在大街小巷的为什么不是呢?
如约翰·威尔逊所说:“日常生活中那些没有人需要的东西 , 可能最终有一天会进入博物馆 。 ”
在后来者的路上观察笔记中 , 城市河流中飘过的不明物体、井盖上的花纹和字 , 甚至宠物狗的大便都可以作为记录的素材 。
还有废弃建筑物在拆除后的碎片、在索尼把大楼的百叶窗卖给粉丝的二十年前 , 就已经有人发现了它们的价值 , 不论是作为无意闯入视线的无用之物 , 还是作为城市历史的一声叹息 。
或许和人一样 , 城市在清理那些无用记忆时 , 总有一些记忆的碎片仍然存在于某个角落 , 等待被回忆 。
四方田犬彦在《摩灭之赋》中认为赤濑川原平和兼好法师这两个相差七百多岁的人在美学追求上达成了某种共鸣:
“《徒然草》的作者兼好法师不喜欢完整、完美之物 , 从欠缺和未完成的事物中寻觅美的踪迹 。 而托马森研究家赤濑川 , 则是用灯光打亮了那些曾经一度完整过而又遭抛奔的破败之物 。 兼好身上有 , 而赤濑川缺乏的 , 是无常的哲学 。 赤濑川有之而兼好不具备的 , 则是将事物视为纯粹客体加以把玩的态度和手法 。 ”
《摩灭之赋》
[日
四方田犬彦 著 , 蕾克 译
一頁folio|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2020-1
在物品被人们赋予了过多的期待之后 , 物品本身与其带给我们的作用之间的区别变得逐渐模糊 。 只有在需要扔垃圾时才能看到垃圾桶 。
【苏醒|HBO神作,每一集都很戳心】那人本身在被赋予了多重身份和期待 , 成为一个又一个标签的拼贴之后 , 在他人的眼中 , 我们到底是一个人还是一种身份呢?路上观察学的方法给了我们一个出口 , 走上街头用孩童般的眼光 , 看到那些人们有所求的物体之下的本质、看到他人作为人的可爱之处 , 是一场夺回生活主动权的抗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