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痴反义词是什么 白痴近义词是什么呢

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人爆粗口骂人侮辱他人的时候会骂道“白痴、低能儿”等这些侮辱他人的词语,但是我们却从来没有去想过这些词最初又是如何浮现的呢?也不知道到底是一个如何样的古代会促使着一群人被另外一群人给贴上这样的表情 。要说起这段古代,不得不说这是一段令人伤心的故事,同时也是一段污名化的过程 。那么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讲一讲 。
心智障碍和肢体障碍的分别,在于内在和外在的差别 。外在的障碍,像是不良于行、断手、断脚,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来;功能上的障碍,像是听障和视障也较为容易以物理性判别 。但心智障碍无法从外表加以判别,所以一开始“发现”这个族群的过程,本来有点暧昧 。
1、发现心智障碍者
对于心智障碍的认知,亚洲社会是怎么开始的?
这和我们对于西方文明的理解有关 。
明治维新时,福泽谕吉是日本近代文明的奠基者,将西方的文化和相关的理念介绍到日本,在他众多著作中,有一本相当主要的书,称为《西洋事情》,内容是写他到欧美国家所做的观察,关于社会福利设施的机构,他在书里提到“盲院”、“哑院”和“痴儿院”等 。
由于《西洋事情》成为当时学校的教科书,也成为普及的观念 。除了福泽谕吉的推广,明治维新后重要由田中不二麿主导教育制度,他参观欧美的教育设施和制度后,将其导入日本,为了心智障碍的学童,参观过美国宾州的“白痴”学校 。
福泽谕吉所处的时代,日本对于心智障碍的认识重要由西洋引进,虽然是参考美国的制度,但美国当时对于心智障碍的理解来自法国法国对于智能障碍的理解则来自18、19世纪欧洲的启蒙思想与法国大革命,他们开始思量无法劳动的“非正常”人之地位与待遇 。
一开始,欧洲的收容对象重要是“贫民”,但这些人还是得被强制劳动,增加生产力 。不能劳动的人就被划分到“救贫院”中,其中可能包含孤儿、肢体障碍、盲人、聋哑、精神障碍、老人和智能障碍等,全收容在一起 。后来,收容对象逐渐细分出不同需求之人 。17世纪时,则开始有男、女分别的设施 。
日本社会在明治维新后,由于政治、经济和文化都采取西方式的相关措施,在时代的变革中,很多以往的下级武士、农民在新时代中无以为继,对于无法自立的老人、孤儿和障碍者,便都赋予食物的救济 。
除了食物的赈济,日本的社会福利设施也在西方的影响下建立起来 。东京市“养育院”建于1872(明治5年),是亚洲最早的近代社会福利设施之一 。当时因为俄罗斯的皇太子要到日本访问,既小且贫的日本觉得乞丐、流民、肢体障碍或精神病患都“有碍社会观瞻”,所以将东京里的这些有碍市容的人都关起来,收容了240名 。
然而一开始,“白痴”并不在收容的对象中 。
“病人安置于病院中,残疾、盲人、疯癫者都收容在不同地方,每一间都有看护,也赋予疗养 。”
这一时期对于“疯癫”和“白痴”两者本来有点混淆,“白痴”向来到1886(明治19 年)才开始明文收容规定 。
2、明治维新衍生出的障碍划分
明治维新是个变动的时代,当时很多人无法适应时代的变化,不管是否精神上有问题,或是智能上无法适应新环境,都被集中收容到“福利设施”中,视为社会的弱势 。这些被时代所排斥的人,由于环境变动得太快,常人无法好好认识他们到底有什么差别 。
到了20 世纪初,现代化已经有点成果了,我们才逐渐开始分别这些被排斥在社会之外的人 。
3、“低能儿”与“白痴”有什么差别?
这跟教育制度有关 。日本自引进西方的教育体制后,发现有些孩子无法在体系中表现“正常”,于是开始了相关的讨论和研究 。在20世纪初期,日本认为“白痴”无法教育,而“低能儿”则是在教育体制中表现不好的人,但“低能”不像身体残障,可以从外表看出来,那要如何分辨出“低能”呢?
就从“放牛班”开始 。1890 年代左右,菜叶网,明治政府推行新的教育学制10 多年后,发现有一些儿童跟不上学习进度,于是针对这些学生再特殊编成一班 。
后来有学者开始写书讨论 。学习院大学的教授大村仁太郎在《儿童矫弊论》中表示,他并不认为“低能”是种“病”,但是一种“瑕疵”,他把许多性格上的缺陷加诸到学习能力不好的儿童上,像是思想散漫、怠惰、抗压力弱、偏执、不洁、偏食等 。大概可以想到的坏习惯都把它们跟学业成绩不好画上等号 。然而,大村仁太郎也注意到社会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