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隐藏]
- “茶之味”,旨在享乐人生
- 唐朝茶事 茶禅一味 “佛中有茶,茶中有佛” (2)
- 净心自悟 禅茶本一“家”
唐朝茶事 茶禅一味 “佛中有茶,茶中有佛” (2)有句俗话说“吃茶是和尚家风”,僧侣与品茶之风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茶道从一开始萌芽,就与佛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旧时有“自古名寺出名茶”之说,也有说法称茶由野生茶树到人工培植也是始于僧人 。佛教的禅宗认为,参禅时需要有一颗平常心,无妄无欲 。茶性平和,香气淡雅含蓄,细品慢啜,回味持久,让人内心宁静,归于平和,这些特性与参禅悟道所秉持的心态有异曲同工之妙 。正如同古人讲“禅让僧人有一颗平常心,而茶给茶人以一颗平常心” 。日常生活中最平凡不过的“茶”,与佛教中最重要的精神“悟”结合起来,作为禅宗的“悟道”方式,升华出“茶禅一味”的至高无上境界 。佛中有茶,茶中有佛,佛离不了茶,茶因佛而兴,唐代高僧从谂禅师,嗜茶成癖,并留下“吃茶去”的茶文化典故,成为禅林法语 。
净心自悟 禅茶本一“家”【禅宗与茶道的渊源,日本茶道的精神介绍】禅宗与茶在内在精神本质上存在着惊人的类同构现象 。禅宗至慧能而定形,其旨不外净心自悟四字 。一方面在他看来,人的本心与佛性毫无殊异,都是清净澹泊的,只要顿悟,便可成佛,所以他们比以往的僧侣更推崇自然、本色;另一方面,虽然在提倡澹泊清净、遁身自然、与世无争等方面禅与其它宗派是一致的,但其他佛宗往往借助外在形式以达到这种境界如隐、戒、定(老庄也类似),禅宗却强调内心体验、把平衡心灵的力量从外在的大自然、社会拉回到内心,以为清净本心才是永恒的 。所以禅门僧徒主张远离尘嚣又不失自在适意的人生哲学,追求清净又不失优雅的生活情趣,这已失却了宗教的普遍的禁欲主义之意义,倒俨然是中国封建后期士大夫的一种更精致高雅的生活方式 。
推荐阅读
- 茶最早叫什么名字,福鼎白茶与福鼎大白茶的起源
- 杜仲茶的功效与禁忌,杜仲茶具有减肥功效吗
- 关注优惠券与店铺优惠券可以一起使用 优惠券使用规则
- 的要求与审评,感官审评技术研究
- 人际交往技巧与沟通技巧
- 人际交往心理学法则
- 滇青与滇绿是什么,茗纳百川滇绿茶叶
- 茶与僧侣的不解之缘,佛中有茶
- 从唐朝的品茗看茶道,再看都不会烦的美
- 滇红中的上品,金丝滇红茶的功效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