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问中国空间站:为何建?什么样?怎么建?

天宫 , 这个中国神话传说中天帝居住的宫殿 , 在21世纪第三个10年的中国 , 被赋予更多科学与梦想的色彩 , 再次出现在世人面前 , 摇身一变中国航天的新名片——天宫空间站 , 这是中国人自主建造的近地载人空间站 。
2021年4月29日 , 椰风林语间 , 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 。伴随着发动机巨大的轰鸣声和耀目的蓝白色火焰 , 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成功将天和号送入高度340-450公里的近地轨道 , 这是中国空间站第一个 , 也是最重要的一个舱段——核心舱 。至此 , 属于中国空间站的在轨组装建造大幕正式拉开 , 紧锣密鼓的载人航天大戏开始了 。
天和核心舱之后 , 紧接着就是天舟二号货运飞船 , 再接着是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按照规划 , 2021-2022年 , 我国将接续实施11次飞行任务 , 包括3次空间站舱段发射、4次货运飞船以及4次载人飞船发射 , 于2022年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 。
“说是两年时间 , 现在数还有不到20个月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在任务前夕接受中青报·中青网等媒体集体采访时说 , “整个空间站建造任务可谓是高密度发射 , 充满大量挑战 , 也让人充满期待!”
天宫 , 已不再遥远 。

三问中国空间站:为何建?什么样?怎么建?

文章插图
为何要建造自己的空间站?
说起空间站 , 很多人最先想到的是国际空间站 , 这是目前在轨运行最大的空间平台 , 是一个拥有现代化科研设备、可开展大规模、多学科基础和应用科学研究的空间实验室 。它的规模大约有400多吨 , 由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日本等16国联合 , 先后经历12年建造完成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站任务总设计师杨宏说 , 空间站作为长期在轨运行的“太空母港” , 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航天器 , 可满足航天员长期在轨生活工作 , 其天然的高真空、微重力、超洁净环境也可以充分用于开展各类科学技术研究 , 推动科学技术进步 。
“因此 , 空间站工程将产生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科技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 受到各航天大国的高度重视 。”杨宏说 。
然而 , 国际空间站的合作大门 , 并未向中国敞开 , 我们走上了自主研制建造的道路 。自上世纪90年代初 ,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启动 , 采取“三步走”实施战略——
第一步是载人飞船阶段 , 在此期间完成了载人飞船的研制 , 实现了航天员天地往返等目标;
第二步是空间实验室阶段 , 在这一阶段 , 我国不仅掌握了出舱、交会对接技术 , 成功对航天员中期驻留太空进行了验证 , 还成功验证了推进剂在轨补加技术 , 完成了运送货物补给等任务;
第三步就是现在正在进行的空间站建设阶段 , 我国将建造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 。
那么 , 中国空间站和国际空间站有何不同?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站系统副总设计师柏林厚告诉采访人员 , 中国空间站是百吨量级的 , 在总体规模上不及国际空间站 , 这主要是在建设思路上按照符合中国国情 , 有所为、有所不为来考虑 , 综合当前需求和耗费等因素 , 不搞像国际空间站那么大规模的空间站 , 而是采用规模适度、留有发展空间的思路 , 既可以满足重大科学研究项目的需要 , 又同时具备扩展和支持来往飞行器对接的能力 。
“简单来说 , 我们不求规模 , 但求效益 。”柏林厚说 , 我国在空间站建设过程中始终追求技术进步 , 充分采用当代先进技术建造和运营空间站 , 全面掌握大型空间设施的建造和在轨操作能力;同时注重应用效益 , 在空间站应用领域将取得重大创新成果 , 追求运营经济性 ,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
周建平说 , 中国空间站由我国自主建造 , 在轨设计寿命不小于10年 , 实现了产品全部国产化 , 部组件全部国产化 , 原材料全部国产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