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茶产业发展规划1

(2011—2020年)的通知
各省辖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河南省茶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茶产业发展规划1】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一一年五月九日
河南省茶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
为全面提升我省茶产业发展水平,促进茶农增收、茶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振兴茶叶经济,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
发展现状
我省种茶历史悠久,茶文化底蕴深厚,是我国茶叶主产区之一 。近年来,茶产业发展明显加快,总体上呈良好发展态势 。
(一)区域格局初步形成 。我省初步形成了大别山区、桐柏山区、伏牛山区及汉水流域等四大茶区,信阳、南阳和驻马店等地茶园面积和产量占全省的98%以上,信阳毛尖、桐柏玉叶等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名茶逐步扩大规模,形成了区域化、集聚化发展的格局 。
(二)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据统计,2010年全省茶园面积发展到97.7万亩,采摘面积89.9万亩,居全国第10位;茶叶总产量4.2万吨,居全国第11位,茶叶总产值81亿元;规模以上茶叶加工企业300多家、年加工能力4万吨以上,其中中国茶行业百强企业7家、省级龙头企业11家 。
(三)产品结构不断优化 。品种结构日趋优化,名优绿茶、优质炒青烘青茶生产初具规模,茶树良种覆盖率不断提高,信阳毛尖、桐柏玉叶、金刚碧绿等名优绿茶产量占全省的70%以上 。夏秋茶综合开发进展明显,红茶、黑茶、乌龙茶及茶饮料、茶食品等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其中“信阳红”、“桐柏红”产量达到100万千克以上 。
(四)标准化生产稳步推进 。地理标志产品信阳毛尖国家标准已发布实施,制定发布了桐柏玉叶茶、无公害桐柏玉叶茶省级地方标准,初步建立了河南省特色农产品(茶叶)标准体系 。标准化茶园建设稳步推进,全省通过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认定的面积达40万亩,通过有机茶生产基地认证的面积达10万亩 。现代化加工水平、产品质量不断提高,机械加工率达到70%以上 。
(五)品牌效益日趋凸显 。全省知名茶叶品牌达50多个,其中“龙潭”、“文新”、“蓝天玉叶”、“九华山”为中国驰名商标,“五云山”、“淮源”、“佛灵山”、“光州”、“仙灵”、“新林玉露”等11个为河南省著名商标,“仰天雪绿”、“其鹏”、“申林”、“桐柏玉叶”等为河南省十大茶叶品牌 。茶叶销售品牌贡献率不断提高,据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评估,2010年“信阳毛尖”品牌价值达到41.39亿元,居全国第3位 。
(六)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 。目前,茶产业已逐步成为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中最具发展前景的朝阳产业之一,成为南部大别山区、桐柏山区等地的优势产业、特色产业以及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2009年,信阳市茶叶产值占全市农业产值的比重达20%以上,茶叶合作社发展到480多家,茶农人均种茶收入近250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3%,已成为信阳市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
发展趋势及竞争力和市场前景分析
(一)发展趋势 。
1.茶叶产销持续稳定增长 。世界茶叶主要产区在亚洲 。近年来,世界茶叶生产发展迅速,茶叶产量从1990年的252.3万吨增长到2009年的395万吨,增幅达56.6%;贸易量从1990年的113.4万吨增长到2009年的155.7万吨,增幅达37.3% 。从主要出口大国的出口走势看,近五年来,肯尼亚、中国和斯里兰卡3国的出口持续扩大 。
2.绿茶、红茶需求增长强劲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绿茶、红茶销量不断增长,正在成为世界茶饮料的主导产品 。2009年我国绿茶出口量达到22.93万吨,欧美发达国家的绿茶市场需求仍在进一步扩大 。红茶因其特殊的保健功效,消费量呈快速上升趋势,在国际市场红茶份额已占到80%以上,我国福建、湖南、安徽、江西等省出现了“绿改红”的趋势,仅2009年国内红茶品牌数量增加了近百种 。
3.质量安全要求日益严格 。近年来,随着全民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茶叶质量安全受到广泛关注,检测标准越来越严格 。我国专门制定实施了出口茶叶质量安全控制规范国家标准,欧盟茶叶检验由原来的100多项增加到2000多项,日本设限的茶叶农药残留由83种增加到144种 。
4.茶叶综合利用明显增加 。茶饮料作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市场需求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年增长率多年保持在10%以上 。同时,随着茶皂素、茶多酚等茶叶有效成份的广泛开发利用,茶叶深加工进一步发展,茶叶原料需求量也将同步增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