攒竹穴

攒竹穴位位置准确定位:攒竹穴在面部,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 。

攒竹穴

文章插图
攒竹穴的准确位置图
攒竹穴位于眉毛内侧端,当眶上切迹处 。
取穴方法取穴时应要求患者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攒竹穴在面部,眉毛内侧边缘凹陷处(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即是 。
攒竹穴位于面部,眉头凹陷中,额切迹处 。正坐仰靠取穴 。
穴位解剖攒竹穴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枕额肌、眼轮匝肌 。有额动、静脉 。分布着额神经内侧支 。皮肤由额神经的滑车上神经支配 。皮下组织内有眶上动、静脉的分支 。枕额肌的额腹和眼轮匝肌的眶部肌纤维互相移行 。以上诸肌均属表情肌,由面神经的颞支支配 。动脉来自眼动脉的终支额动脉 。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眼轮匝肌 。
布有额神经内侧支和额动、静脉 。
攒竹穴的作用攒竹穴意义:膀胱经湿冷水气由此上行 。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湿热水气,其气血温度比睛明穴的要高,但比头面其它经脉穴位中的气血温度要低 。
运行规律:循膀胱经上行 。
攒竹穴功效:吸热生气,攒竹穴有祛风明目,清热明目,祛风通络的作用 。
主治疾病迎风流泪(俗称漏风眼)、眼睛充血、眼睛疲劳、眼部常见疾病、假性近视等 。在学生的眼保健操中,其中有一节就是指压按摩此穴,可见其保健效果非同一般 。
攒竹穴主治头、目等疾患,如头痛目眩、目赤肿痛、迎风流泪、胬肉攀睛、眼睑动、目翳、颊痛、鼽衄、项强不可回顾、癫痫、尸厥、狂证、小儿惊风等 。
现代又多用攒竹穴治疗结膜炎、泪囊炎、角膜白斑、面神经麻痹、神经性头痛等 。
攒竹穴主治头痛,目眩,目翳,目赤肿痛,迎风流泪,近视,眼睑动,眉棱骨痛,以及急、慢性结膜炎,面神经麻痹等 。
五官科系统疾病:近视眼,泪囊炎,视力减退,急性结膜炎,眼肌痉挛;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头痛,眶上神经痛,面神经麻痹,膈肌痉挛;
其它:腰背肌扭伤 。
穴位配伍攒竹穴配阳白穴治口眼歪斜、眼睑下垂 。
攒竹穴配风池穴、合谷穴,有祛风清热镇痛的作用,主治目赤肿痛,流泪 。
攒竹穴配列缺穴、颊车穴,有通经活络的作用,主治面瘫,面肌痉挛 。
刺灸法寒则补之,热则泻之 。
针刺方法沿皮刺0.5~1寸;或点刺出血 。
向下斜刺0.3~0.5寸以治疗目疾;
平刺0.5~1寸透鱼腰穴,治疗头痛,面瘫,局部酸痛 。
艾灸方法攒竹穴禁灸 。
攒竹穴解析攒竹为经穴名(Cuánzhú BL2) 。出《针灸甲乙经》 。别名眉头、眉本、员在、始光、夜光、明光、光明、员柱 。属足太阳膀胱经 。攒指簇聚,竹指竹子,该穴在眉头,眉如竹叶簇聚,故名攒竹 。
攒竹穴意义别名:眉本,眉头,员在,始光,夜光,明光,光明穴,员柱,矢光,眉柱,始元,小竹,眉中 。
攒竹 。攒:聚集也 。竹:山林之竹也 。该穴名意指膀胱经湿冷水气由此吸热上行 。本穴物质为睛明穴上传而来的水湿之气,因其性寒而为吸热上行,与睛明穴内提供的水湿之气相比,由本穴上行的水湿之气量小,如同捆扎聚集的竹杆小头一般(小头为上部、为去部,大头为下部、为来部),以此得名 。小竹名意与攒竹近同 。
眉本穴 。眉:穴所在的部位也 。本:根本也 。眉本名意指本穴气血为眉发的根本 。眉发与人的头发、须发一样,它皆为血气之余物,由人的肾之所生、血之所养 。眉头须发始生于内而荣长于外,其气血来源在于本穴,本穴的气血强弱虚实直接关系到眉发的荣枯,故名眉本 。眉头、眉柱、眉中名意与眉本同 。
始光穴 。始:开始也 。光:光明穴也 。始光名意指膀胱经气血在此由寒湿之状变为阳热之状 。本穴气血为睛明穴传来的寒湿水气,至本穴后吸热胀散而变为阳热之气,气血的变化如同从黑暗处来到光明穴处一般,故名始光 。夜光、明光、光明穴、矢光、矢元名意与始光近同 。
员在穴 。员,周围之意 。在,存在也 。员在名意指本穴气血聚集于穴周,所处的范围不太大 。本穴物质为睛明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虽吸热胀散,但所扩散的范围不太大,故名员在 。员柱名意与员在同 。
文献摘要《针灸甲乙经》:头风痛,鼻鼽衄,攒竹主之 。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眼中赤痛及睑瞤动 。
《针灸大成》:治泪出目眩,瞳子痒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