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海穴位位置标准定位:小海穴在肘后区内侧,当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的凹陷处 。
一说小海穴在“天井外旁五分”《针灸集成》 。
![小海穴](http://img.jiangsulong.com/220408/195520B08-0.jpg)
文章插图
小海穴的准确位置图
取穴方法小海穴位于人体的肘内侧,当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凹陷处,小肠经合穴 。
屈肘抬臂,与肘窝横纹平齐之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凹陷中取穴 。用手指弹敲该部时或可有触电麻感直达小指 。
解剖位置尺神经沟中,为尺侧腕屈肌的起始部;有尺侧上、下副动脉和副静脉以及尺返动、静脉;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尺神经本干 。
小海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肘筋膜、肱骨的尺神经沟 。有尺侧上、下副动、静脉及尺侧返动、静脉 。分布着前臂内侧皮神经分支及尺神经 。皮肤由前臂内侧皮神经和臂内侧皮神经双重分布 。皮下组织稍厚而疏松, 内有少量脂肪,以保护深部经过的神经 。针由皮肤、皮下筋膜穿肘筋膜及其包裹的尺神经和尺侧上副动、静脉形成的血管神经束,深达肱骨内上髁后面的尺神经沟底骨膜 。注意避开血管及神经 。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尺神经沟内 。
皮肤→皮下组织→尺神经沟内 。
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和贵要静脉属支分布;深层有尺侧上副动脉和尺神经本干经过 。
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分支及尺神经;并有尺侧上、下副动、静脉及尺侧返动、静脉通过 。
小海穴的作用小海穴意义:小肠经气血在此汇合 。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之气,性温热 。
运行规律:缓慢地蒸散并循小肠经上行 。
特异性:小海穴为手太阳小肠经五输穴之合穴,五行属土、手太阳经所入为“合” 。
![小海穴](http://img.jiangsulong.com/220408/195520A17-1.jpg)
文章插图
功效作用小海穴有安神定志,清热通络的作用 。
小海穴有散风邪,通经络,清神志作用 。
小海穴有舒筋利节之功,治症亦甚复杂 。有汇治诸经各病,犹江海之汇百川也 。
生发小肠之气 。
主治疾病小海穴主治肘臂疼痛,癫狂,痫证,头晕,目眩,耳鸣,耳聋,寒热,风眩头痛,目黄,项痛颊肿,齿龈疼痛,齿龈炎,齿龈肿,颔肿,瘰疬,上肢不举,尺神经痛,肘关节炎,舞蹈病,瘈疭,精神分裂症,项强,颊肿,肘臂痛,网球肘,颈项、肩臂外后侧痛,肩背麻痹,疡肿,颈淋巴结结核等 。
【小海穴】小海穴主治肘臂疼痛、癫痫、耳鸣、耳聋 。
小海穴主要用于外感热病、五官、上肢及神志疾患等:如寒热、风眩头痛、耳聋、目黄、项痛颊肿、齿龈疼痛、瘰疬、上肢不举、尺神经痛、肘关节炎、舞蹈病、癫痫、瘈疭、精神分裂症等 。
小海穴主治头痛,耳鸣,项强,颊肿,瘰疬,癫痫,肘臂痛等 。
小海穴主治癫狂,痫证;头痛,头晕,耳聋,耳鸣,目眩,目黄,齿龈肿,颊肿,颔肿;颈项,肩臂外后侧痛,肩背麻痹;瘰疬,疡肿 。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头痛,癫痫,精神分裂症,舞蹈病;
其它:齿龈炎,颈淋巴结结核,网球肘等 。
穴位配伍小海穴配手三里穴治肘臂疼痛 。
小海穴配天井穴、阿是穴治瘰疬 。
小海穴配天井穴、曲池穴治肘关节痛 。
小海穴配合谷穴、大陵穴、神门穴、行间穴、心俞穴治精神病 。
小海穴配合谷穴、颊车穴,有清热消炎的作用,主治颊肿,牙龈炎,咽喉炎 。
小海穴配风池穴、大椎穴,有安神定志的作用,主治癫狂,痫证 。
小海穴配大椎穴、风池穴、百会穴,治癫狂痫 。
小海穴配曲池穴、臂臑穴,有活血通络的作用,主治肘臂疼痛 。
小海穴配曲池穴、少海穴,治肘臂疼痛 。
小海穴配腕骨穴、合谷穴,治黄疸 。
刺灸法治法:寒则先泻后补或灸之,热则泻之 。
针刺法一般直刺0.3~0.5寸,局部有酸胀感,或可有触电感向前臂及手部尺侧放散 。
艾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5~20分钟 。
小海穴解析·小海 。小,与大相对,为孝为阴也 。海,穴内气血场覆盖的范围广阔如海也 。该穴名意指小肠经气血在此汇合,气血场范围巨大 。本穴物质为支正穴传来的天部之气,至本穴后为聚集之状,聚集的天部之气以云气的方式而存在,覆盖的范围巨大如海,亦含有一定水湿,故名 。
·小肠经合穴 。本穴为小肠经气血的汇合之处,故为小肠经合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