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系列之二,盛唐茶馆形成及原因

【茶馆系列之二,盛唐茶馆形成及原因】茶馆的最早出现,可追溯到两晋南北朝,专供喝茶住宿的茶寮可说是古代最早的茶馆,至唐代时才正式形成茶馆 。陆羽《茶经》引用了南北朝时一部神话小说《陵耆老传》中一个故事,说晋元帝时有老姥每旦独提一器茗往市弼之,市人竞买,自旦至夕,其器不减,这可能是设茶摊、卖茶水的最早方式,也是茶馆的刍形 。
唐玄宗开元年间,出现了茶馆的雏形 。唐玄宗天宝末年进士封演在其《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载: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 。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 。人自怀夹,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 。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 。不问道俗,投钱取饮 。这种在乡镇、集市、道边煎茶卖之的店铺,当是茶馆的雏形 。
《旧唐书·王涯传》记:太和九年五月涯等仓惶步出,至永昌里茶肆,为禁兵所擒,则唐文宗太和年间已有正式的茶馆 。
大唐中期国家政治稳定,社会经济空前繁荣,加之陆羽《茶经》的问世,使得天下益知饮茶矣,因而茶馆不仅在产茶的江南地区迅速普及,也流传到了北方城市 。此时,茶馆除予人解渴外,还兼有予人休息,供人进食的功能 。
唐代封演的《村氏闻见记》曾记载:开元中(公元713741年)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馆,煮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 。可见卖茶、饮茶十分盛行 。国家富强,政治安定,经济、文化昌盛,城市繁荣,为当时造就了一个群体市民阶层 。这一阶层主要由城镇商人、工匠、挑夫、贩夫等组成 。他们流动范围较大,见识较广,重人间友情,生活在城市里彼此比邻而居,街市相见 。茶馆为他们交流、沟通创造了一个良好环境 。当时茶馆名称繁多,茶肆、茶坊、茶楼、茶园、茶室等,而且都与旅舍、饭馆结合在一起,尚未完全形成独立经营 。
这时银社会饮茶之风颇为流行,唐代的饮茶之风盛行,在此基础上茶馆正式形成 。自邹、齐、沧、棣、渐至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 。这是关于茶馆的明确记载 。
其出现的原因有几个方面:
一与佛教兴盛有关 。隋唐之际,由于朝廷的提倡,佛教得到迅速发展,古刹寺院遍布全国各地,憎徒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饮茶,人自怀狭,到处煮伙,以此转相仿效,逐成风俗 。
二是与由于唐朝的经济繁荣 。无论是饮茶的盛行还是茶馆的形成都与经济密切相关,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时期,市场交换的频繁和商品南北流通速度加快,民众的消费需求及商业往来的需要促进了茶摊变成茶馆,具备更多的功能 。三与唐代科举制度有关 。唐实行非科举出身者不能为相,因此每年有大批第子应考,考生和监考翰林官们不胜疲惫,于是朝廷特命将茶果送到考场 。朝廷这一举措起了倡导作用,饮茶之风在土人群中很快流行 。
三是茶叶的大量产出,而且茶叶贸易有利可图,而利益是促进商业发展的直接动力 。四是与国家的政策相关 。唐代统治者,崇尚佛教,寺院设有茶座 。茶作为提神醒脑的药物成为禅事活动不可缺少的物品,被僧侣传播开来 。
四与唐代诗风大兴有关 。因将作诗列人科举考试科目,于是品茶吟诗成风 。饮茶在文人学士中很快蔓延 。此外,中唐以后朝廷实施禁酒措施,也加速推广社会饮茶风尚 。饮较之风很快波及到寻常百姓家,去茶馆饮茶习以为常,并成为人们休息消遣的一种方式 。这是茶馆形成的社会基础,但当时茶馆主要经营业务是卖茶、饮茶,那种浓郁的文化氛围尚未在茶馆出现 。
唐代茶馆的经营方式比较简答,以卖茶为主,设备简单,主要是一般市民饮茶服务的 。从陈设到装饰到服务功能都处于起步阶段 。但为两宋茶馆的兴盛奠定基础,也为具有文化载体作用的茶馆做铺垫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