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文化论文:茶文化的“考古和“论证
新近出版的《茶魂之驿站》(杭州出版社 , 2005)的序言中有这么一段话:“杭州有着极久远的茶文化史 。代代传承 , 源远流长 , 据一些茶学研究者认定 , 早在八千年前 , 跨湖桥人就有饮茶的习惯 。这段话引起笔者极大的诧异 , 因为笔者所知有关跨湖桥遗址的报道里 , 并没有跨湖桥人已知饮茶的内容 。正如序言所说 , 跨湖桥人有饮茶的习惯 , 是“一些茶学研究者认定的 , 那末这和考古学界无关 , 应该到茶学研究者的文章里去寻找 。
在《倡导茶为国饮、打造杭为茶都高级论坛论文集》里(2005年)终于找到答案 。那是该论文集获得优秀论文奖的作品 , 题目是“根深流长的杭州茶文化之开发畅想(以下简称《畅想》) 。这篇论文很长 , 共五部分 , 其中第一部分“追溯杭茶源 , 是作者自许为“茶史研究上的一个突破和“开辟出一片原始茶文化研究的新领域 。本文是专就《畅想》第一部分展开讨论 , 不涉及其余有史以后的茶文化部分 。“追溯杭茶源分两节叙述:1 , 世界上最早的茶与茶釜出土于8000年前的杭州跨湖桥遗址;2 , 杭州是世界上唯一有较完整发展环节证据的茶文化起源圣地 。
让我们看看作者是怎样在这两节里展开他的“考古和“论证的 。
关于
“世界上最早的茶与茶釜出土于8000年前的杭州跨湖桥遗址
说跨湖桥有茶 , 是根据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的《跨湖桥》发掘报告(2005)附录彩版四五第23 。彩版的照片是一颗炭化的植物种子 , 附有茶的学名Camellia sinensis。在附录部分附录表二一(365页)地层中出土的部分植物种实遗存和数量统计表中 , 注明探方T0510 有一颗茶子 , 与彩版相呼应 。此外 , 《跨湖桥》发掘报告的文字部分第六章《生态与经济》的“植被和气候节 , 详细叙述了跨湖桥植被的演变内容 , 分为六部分:1 , 阔叶、针叶混交林阶段;2 , 干旱、较干旱稀疏林草丛阶段;3 , 阔叶、针叶混交林发展阶段;4 , 沼泽植被发展阶段;5 , 干旱阔叶林混交林草丛、沼泽发展阶段;6 , 落叶、常绿混交林草丛发展阶段 。这六节里叙述了大量木本、草本植物 , 唯独没有提到茶(不论野生或栽培) 。这不是遗漏或疏忽 , 是因这颗唯一的炭化种子 , 在制作附录彩版说明时 , 工作人员觉得它象茶子 , 临时给它一个茶的学名 , 因并未经专家鉴定 , 故在文字部分不予叙述 , 就是说 , 所谓茶子只供业内人讨论鉴定 , 不供发表引用的 。严格地说 , 这也是整理报告时不够慎重 ,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把炭化种子的定名写作Camellia ?表明没有最后鉴定 , 便不致引起误会 。
关于
“杭州是世界上唯一有较完整发展环节证据的茶文化起源圣地
《畅想》作者说他是“通过以考古学、民族学、语言学等多学科综合考证法才认识到:“茶是诞生于森林中的 , 所谓‘茶’(古越语读若zo) , 最初其实是指‘对森林的利用 , ’ , ‘杂’字还残留其含意 。因此 , 起初不仅许多食物与草药作‘茶’ , 就连房屋等也称为‘茶’ , 如‘舍’(古音so)等 , 即‘茶’之遗呼 。同样 , ‘船’在古时又称‘槎’ , 也是茶之遗呼 。这真是一段绝妙的语言学和文字考证结合的论证 , 下面单就所谓古越语茶“zo和“杂的妙解提出质疑(舍和船的错误类似 , 从略) 。
先要问作者怎样知道古越语的“茶发zo音?是作者自己的研究心得?还是引用他人的研究成果?如是引用他人的研究 , 应注明研究者和文献的出处;若是作者自己的研究心得 , 为什么不说明这zo的音是怎么得出来的?否则 , 读者怎么能轻易就相信?所谓古越语当然指2500年前春秋时的吴越国人说的语言(吴语和越语相通) 。古越语与中原夏语根本不同 , 要经过翻译才能沟通 。楚灭吴和秦灭楚越以后 , 秦及西汉 , 曾数次强迫越人大规模北迁至黄淮海一带 , 不愿迁徙的越人往东逃到沿海岛屿 , (小部分更渡海去了日本)被称为外越;留下来的越人逃往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深山密林里 , 被称为山越 。北迁的越人最早和汉族融合 , 山越和外越经过与汉族的不断斗争(从略) , 最后与汉族完全融合(唐宋文献不再有山越的记载了) 。
推荐阅读
- 茶商品是茶文化与茶的结合
- 在以茶修德的前提主张茶道
- 茶文化源流之以茶养廉
- 中国古代的斗茶文化介绍
- 两岸斗茶活动对两岸茶文化推广意义深远
- 中国茶道与民族传统文化介绍
- 茶文化阅读,应该如何来理解茶艺
- 茶文化阅读,茶灶
- 新罗时代茶道文化四,茶道的确立和茶文化的发展
- 关于茶文化的论文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