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老牌日化巨头陷入多事之秋,“模范生”宝洁怎么了?( 二 )


中国新闻周刊曾就上述问题致函宝洁,截至发稿,对方尚未回复。
在张毅看来,宝洁产品屡屡出现质量问题,如何加强产品品控变得尤为重要,同时频繁的质量安全事故,也从侧面反映出宝洁企业管理水平的下降。
深圳市思其晟公司CEO伍岱麒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曾几何时,很多中国企业正是学习了宝洁的品牌系统管理机制,引进宝洁人才,使得品牌迅速发展,如今宝洁却频频出现质量、服务等问题,令人感慨。企业是否在管理上出现了退化?”
盘和林认为,“需要对宝洁上述问题进行严肃处理,打通消费者投诉渠道,让消费者花了钱能获得应有的服务。消费者管理部门和互联网平台需要高度重视,企业也需要高度警惕,及时做出改变。”
发展充满挑战
宝洁质量问题频发的同时,业绩也面临挑战。2021年以来,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高,金佰利、可口可乐等不少消费巨头宣布涨价计划,宝洁也发布了调价通知。
在2021年4月宝洁发布的业绩报告中,宝洁表示将从同年9月起上涨婴儿护理、女性护理、成人纸尿裤等产品的价格,以抵消商品成本上升的影响,上涨金额因品牌和子品牌而有所不同,涨幅约在5%-9%。
然而宝洁最新财报显示,涨价对冲抵成本上涨的影响有限。2021年10月19日,宝洁公布2022财年第一季度(2021年7月至9月)业绩报告,实现净销售额203亿美元,同比增长5%;营业利润为50.23亿美元,同比下降5%;净利润为41.26亿美元,同比下降4%。
中国消费者|老牌日化巨头陷入多事之秋,“模范生”宝洁怎么了?
文章插图
来源:宝洁官网截图
宝洁净利润下滑背后,销售成本同比增长13%为103.65亿美元,并且成本恐将会继续增加,净利润空间恐遭挤压。宝洁在财报中指出,受大宗商品成本上升以及运费上涨等因素影响,上调了成本预期,“商品和货运成本的税后综合影响约为23亿美元”。
近年来,宝洁业绩波动较大,营业收入一度从2012年的800多亿美元下降至2017年的650亿美元。随后在缩减品牌、压缩营销、品牌升级等措施下,宝洁的营业收入逐渐回升,截至2021财年,其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761.18亿美元、143.52亿美元。
如今,面对原材料价格波动,宝洁是否面临业绩压力?此外,随着市场环境发生变化,宝洁在中国市场又该如何发展?
盘和林分析称,“日化快消品对上游的材料成本,尤其是石化产品价格是非常敏感的,成本将影响家化行业的毛利率,从而使得家化行业利润大幅度下滑,持续性的高油价甚至会让家化企业经营陷入困境。但是油价和石化产品价格是否长期性上涨,这还有待观察。”
张毅表示,随着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扬,宝洁的利润空间会受到挤压,宝洁能不能缩小成本上涨压力,是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事实上,与早些年进入中国市场的风光相比,近年来宝洁在中国市场面临挑战。
“越来越多的国货品牌对宝洁公司发起冲击,在很多市场领域,宝洁旗下品牌已经不再占据数一数二的地位。”伍岱麒表示,宝洁公司旗下的消费品品牌,多数还是大众化品牌,不少国货品牌却切入高端价格带,在消费升级的时期异军突起,形成了一定的竞争优势,对宝洁公司而言,确实也面临品牌老化、升级等一系列问题,后续发展有较大变数。
需顺势而为
根据星图数据报告,在全网2021“双11”期间的洗护清洁领域,宝洁旗下的汰渍在衣物清洁护理销售排行榜中排名第三,前有蓝月亮、奥妙,后有威露士、立白;而在美妆护肤领域,宝洁旗下的玉兰油、SK-II掉出前五位置,被欧莱雅、雅诗兰黛、海蓝之谜等国际品牌前后“围堵”。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市场营销学教授王高对中国新闻周刊分析,欧莱雅等品牌相当于是“低下身段”开始认真研究中国市场,对宝洁来说,最大的敌人不是竞争对手而是他自己,能不能真的根据市场需求做出调整和变革,尊重中国市场和中国的消费人群,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在王高看来,作为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日化企业之一,早期宝洁在中国的竞争优势很强,“彼时中国日化领域存在很多空白,拥有舒肤佳、潘婷等多个知名品牌,且产品又很细分的宝洁对中国消费者充满了吸引力,产品甚至都有一些奢侈品的味道。”再加上宝洁的品牌投入、营销、渠道渗透等又都做得很到位,形成了很强的品牌优势,本土企业与之竞争非常难。
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内主流消费者发生变化,从80后到90后,再到95后、00后,消费群体越来越年轻,消费偏好、特点发生了很大变化,对年轻消费者而言,宝洁的产品不再是“奢侈品”,就是常见的生活用品,没有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