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职妈妈|我的人生选择(三) “松志”和“松志”

全职妈妈|我的人生选择(三) “松志”和“松志”

要说到我的职业选择 , 就不得不提到“松志”这两个字 。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上高中那会还没有网络啥的 , 更没有网名这个说法 , 文学爱好者们的惯常就是给自己起个“笔名” , 然后在写日记的时候煞有介事的做个签名 , 也算是一件很时髦的事情 。 当然 , 笔名一般来说不会只有一个 , 我使用过的其中一个笔名就是“松志” 。

为了起这个笔名 , 我可是很花了一番脑筋 , 后来才在“大雪压青松 , 青松挺且直”的诗句中找到了灵感 , 起了这个笔名 , 其原意是“松柏一样的志向” 。 但是 , 食伤旺的人总是喜欢琢磨 , 当这个笔名用了半年以后我就发现了一个很大的问题 , 并让我最终放弃了这个笔名 。

“松志”这个词确实有“松柏一样的志气”的意思 , 但是它还有“放松人生志向”之意 , 而且在我的脑海中 , 后一个解释越来越让我感到折磨——我总不能每天写日记后都要提醒自己“放松志向”吧!于是我就换了另外一个笔名 。 请原谅我吧!后来起了个什么笔名我已经忘记了 。
我的职业生涯也如我的笔名一样 , 慎重选之 , 而又痛心弃之 。 我是大学“并轨”后的前几届大学生 , 毕业的时候正值国企事业单位没几个人想去的年份(那个时候的国企能拿800元的就是高工资 , 而沿海的民企已经有2000多的工资了) , 所以我轻松的进了一个集体企业 , 半年后又到一个研究所工作 , 做的是机械设计的工作 , 跟我的专业基本吻合 。

但我天生就不适合在人际关系复杂的地方工作 , 虽然我的师傅和领导对我都很不错 。 于是在同学的建议下 , 我来到了深圳 , 在大家都知道的某大企业呆了四年 , 那段时间是我事业的上升期 , 因为一年后我就开始管理模具设计小组 , 两年后因技术出色受到了集团的表彰 。 后来 , 单位搬到了外省某个城市 , 我就辞职了 。

从技术岗位上辞职后 , “松树之志”变“放松志气” , 我突然间不想再从事技术工作 , 而是参加了项目管理的培训 , 后来做了大约三年左右的项目经理 , 结果工厂因为效益下滑又搬迁了 , 我又辞职了 。 这个时候 , 我开始想着自己做点事情 , 于是跑到玩具市场背来一大袋的毛绒玩具 , 在网上开了个小店 。
人最怕的是什么?用我们园区扫地大叔的话说 , 就是“不知道吃几碗干饭” 。 擅长文科的人 , 学了理科;擅长技术的人 , 又想做管理 , 又想做销售 。 如果说做技术和项目经理 , 是我事业上升期的话 , 从开网店的那一刻起 , 就注定了我悲剧的十年 。 哦 , 差点忘记了 , 那个大运 , 就是我常说的“伤官见官” , 就从我背着玩具上了公交车的那年开始 。
我想说的是 , 如果您的人际关系能力一般 , 或不喜交际 , 就不要想着去做销售 , 或者创业 。 这件事 , 在我离开那家工作了四年的大公司的时候 , 事业部的总经理曾经提醒过我 , 因为他劝我一起去新的办公地点 , 而我告诉他我想去尝试做销售 , 他就直接告诉我不适合销售 , 原因只有两个字 , 那就是“性格” 。 实话实说 , 当时我很排斥他的看法 , 但我现在其实很感激他 。 人总是在天黑之后才明白自己不是千里眼 , 一个将近70岁的老人的经验绝对值得我借鉴 。

有人跟我讲 , 性格是可以改变的 , 我用我的亲身体验告诉大家:性格要改变 , 或许比移泰山还难 。 从一开始选择适合自己性格的职业 , 比选择职业后再试图改变性格 , 相对而言更理性 。 正因为如此 , 我向来不赞成父母给子女指定一条自己认为合适的事业线——虽然很多人在不适合的职业上取得了成功 。 不过话说回来 , 大部分的人从事的 , 都不是自己最适合的职业 , 也都取得了成功 , 所以凡事没有绝对 。
我也用我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兴趣和性格是两回事 , 和擅长也是两回事 。 比如我当初开网店也是因为兴趣爱好 , 但我擅长吗?而性格和擅长的关系则要紧密得多 。 所以 , 了解自己的性格 , 远比了解自己的爱好重要得多 , 因为人的爱好是可以改变的 , 而性格却不会改变——“见异思迁”是一种不变的性格 , 同时也代表着多变的爱好——就跟我曾经的笔名“松志”一样 , 它只是我曾经的兴趣爱好中的一个 , 爱之弃之 , 皆因性格 。 今天的文章就写到这里 , 下篇文章我会继续聊我的职业选择 , 敬请大家期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