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流浪地球》中 , 科学家们在空间站冷藏了1亿颗农作物种子 , 以防备环境的变化导致作物灭绝 。 那么在现实世界中 , 真的有这样的“种子库”存在吗?
其实这样的“种子库”在地球上确实存在着 。 它们被称为种质资源库 。
近日 , 新华网采访人员在国家作物种质库副研究员张金梅带领下 , 探访了位于北京全国最大的国家作物种质库 。
文章插图
1
种子也有身份证?
在这里 , 来自全国各地的各种种子被分装在无数小纸袋中 , 纸袋上明确标注着它们的“身份编码” 。 专业人员能够从“种子身份证”中轻松识别各种信息:比如它们来自何方、是何种类、有何特殊之处等等 。
文章插图
2
入库前需要什么样的流程?
这些种子 , 需要经历初清理、发芽、干燥、登记、封装等程序 , 最后入库 , 并且每隔5至10年要取出样品出库重新检验一遍 , 以确保它们的发芽率保持在一定水平之上 。
文章插图
采访人员在发芽室看到 , 工作人员将种子抽取样本后放入特殊的实验设备进行发芽率检测 , 合格后才能具备入库条件 。
3
需要什么样的条件才能入库?
文章插图
在发芽室旁边是种子干燥室 , 工作人员在这里对种子进行干燥处理 , 使含水量降至5%—7% , 这种条件才是最适宜长期保存的 。
通道的尽头 , 就是渗透着寒气的低温种质库 。
文章插图
张金梅介绍 , 仓库有两部分 , 入口处是一个很小的适应间 , 温度比外面低 , 但没有达到-18℃ 。 入库或出库的种质资源 , 会在这里停留15天左右 , 适应温度的变化 , 然后才会进入下一步操作 。
文章插图
?
4
“核心库”长啥样?
仓库中 , 摆满了四五米高的架子 , 装在小金属罐里的种子被整齐地摆放在架子上 , 两排架子之间的缝隙很小 , 要通过机械才能挪开架子 , 让工作人员进入存取 。
【种子库|《流浪地球》里的“种子库”真的存在!】张金梅介绍 , 零下18摄氏度、湿度小于50%的国家种质库 , 种子在这里的保存寿命可延长到50年以上 。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 , 而在我国 , 能将种子保存寿命延长到50年以上的长期库有两个 。 位于北京的这个国家种质库于1986年建成 , 总面积3200平方米 , 保存了粮、棉、油、果、蔬等340种作物 , 主要任务是对农作物、蔬菜、牧草等作物及其野生近缘植物种质资源进行长期战略保存 。 另一个长期库是位于青海西宁的复份库 。
另外 , 一座新的种质库正在建设 , 地址位于中国农科院内 , 新库使用了更多的科技设备 , 将是一个全自动的智能库 , 设计容量为150万份 。 届时 , 更多的作物种质资源将会得到更好的保存 。
来源:新华网
推荐阅读
- 细胞|“首个人类胚胎完整模型”!两篇《自然》报道重大进展
- 地球|地球或将再次发生磁极翻转
- 长江|长江断流?你信吗?
- 武汉|《柳叶刀》:武汉人群新冠抗体阳性者占6.9%,其中82%系无症状感染
- 《 苹果燕麦粥》的制作方法
- 中和抗体|王辰团队《柳叶刀》发文,武汉人群研究显示新冠中和抗体至少可以维持9个月
- 【养生厨房】今日菜谱——《草头排骨》
- 蔬菜|春天适合种的蔬菜,撒一把种子,青菜每天都摘不完
- 种族主义|《纽约时报》煽动对中国的种族主义,美网友群起斥责
- 种族主义|《纽约时报》报道煽动针对中国的种族主义,作者竟然是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