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水煮三国之中,也有“温柔将”重庆菜以“辣”字著称,烧鸡公、酸菜鱼、辣子鸡、泡椒牛蛙、毛血旺等连起来便可自成一个辣味江湖。但不管在外地人眼里,它们辣得是如何万变不离其宗,每个重庆人还是可以在心里,将它们分出个三教九流来。在我的美食排序里,水煮肉片是第一名。在夏天,辣子鸡暂且能和它争个高低,但只要到了冬天,自带热气的水煮肉片,便成了我心中当之无愧的武林霸主。“水煮”这一定语用得极具欺骗性,因它而闹出的乌龙是数不胜数。当不能吃辣的外地人到了重庆饭馆点菜,看见菜单上“水煮肉片”四个大字便心中大喜:总算有个荤菜能将自己从辣味中暂时解放,那还不赶紧下单。想象中是白灼肉片,按照重庆人的口味顶多会配个蘸料增味。等菜端上来,眼前摆着的却是一大碗红亮的辣椒锅,看那阵势简直和红油火锅不相上下。还未尝其味,就被满盆红汪汪的辣椒吓得退避三舍。算了,只能怪自己对重庆人的口味掉以轻心,悔不当初。
文章插图
水煮是辣椒版的水煮,外地人心中的这场“骗局”,是重庆人约定俗成的烹饪规矩。凡是带了“水煮”两字,像是水煮鱼、水煮牛肉、水煮豆腐、水煮脑花、水煮毛肚、水煮鸭血等等,也是同理。汪曾祺先生来渝时尝过一次水煮牛肉,后来他在书中形容当时的感受:“水煮牛肉上来,我吃了一大口,把我噎得喘不过气来”,并且还下了个定论“川菜麻辣之最者大概要数水煮牛肉”,可见水煮菜肴的辣,的确非同小可。这一系列,不仅“麻辣鲜香”皆占,还多了一层其它菜肴无法企及的包容性,不管主菜有多迥异,烹饪手法都大致相同,只需掌握辣椒与热油两大关键,便可以游刃有余的方式赋予它们新的生命。将油入锅烧热,放入干辣椒段、花椒、豆瓣、姜片等配料炒香,添加足量的水后,就可放入早已备好的心仪主菜下锅煮了。最后的收官动作是重头戏,一把辣椒面与花椒面纷纷扬扬撒在肉片表面,寡淡的食材渐次点缀上红妆,是视觉上的盛宴;舀一瓢热油浇在肉片上则是听觉盛宴,滋啦滋啦的声音作响,宣誓着水煮肉片的滚烫、浓烈、香辣,尽情撩拨着食客的馋涎。曾经我认为水煮菜肴的包容性是它热情豪迈的体现,后来却愈发觉得这其实是它的温柔,是珍重每一样食材的温柔,也是烹饪者爱意流淌的温柔。
文章插图
我家三位成员,两位都爱藕胜过爱土豆,只有我偏爱土豆偏得离谱,甚至把菜里的藕当作碍事的家伙。自打我妈明白了我对土豆的真心之后,藕在我家水煮肉片中的地位便直线下降。用重庆话来形容我妈,叫做“恍恍”,也就是粗心大意的意思。回顾她的水煮肉片烹饪史里,自以为一切准备就绪,在撸起袖子开工做饭的当头才惊觉家里素菜囤货早已见底的情况,时有发生。而“危机当头”,她的反应永远都是:“糟糕,家里没土豆了!”然后派我赶紧下楼买去。在我妈的紧急补救下,往往最后水煮肉片只记得补上了土豆却缺了藕。可有可无的是她的喜好,无比紧要的是我的喜好。我想,再是反应迟钝又缺乏观察力的人,也能在只有土豆的水煮肉片里感受到些什么。水煮系列里,其实水煮牛肉才是元老,据说最早诞生于北宋庆历年间的产盐重镇自贡。当时自贡大批盐工,亟需便宜又耐饿的食物充饥,便把目光瞄准了盐场淘汰的老牛、病牛们。他们将其宰杀处理后,放入清水中加入盐、干辣椒、花椒等佐料,煮成大麻大辣之味,十分助饭。我只寻得其起源的答案,水煮肉片取代水煮牛肉成为家常菜榜首的真正原因却无从知晓。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
- 吃不起的西贝:馒头花卷19元一个,把消费者当傻子
- 百吃不腻的几道家常菜,美味又下饭,好吃到舔盘,赶快试试
- 不油不腻,好吃不过走油蹄膀!
- 油炸小鱼时,用面粉还是用淀粉?教你正确做法,酥脆好吃不回软
- 粉蒸肉的特色做法,让你百吃不厌
- 豆角新吃法,无水无油,简单好吃不怕胖,一口一个早餐吃太美味了
- 百吃不厌的几道家常菜,营养解馋下饭,简单易做,大人孩子都爱吃
- “百菜不如白菜”,大白菜和豆腐简单炖一炖,味道鲜香吃不够
- 这个馅的饺子百吃不厌,我家每周都包一次,馅香味美,真好吃
- 特别适合冬天的一道蒸菜,5分钟出锅,绵软鲜美,营养好吃不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