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强国的征途上,“后浪”奔涌向前( 四 )


就这样,飞腾嵌入式CPU研发团队以令人吃惊的中国速度完成了这颗全寿命用量在百万颗级别的高端桌面微处理器的设计。
这几年,团队的设计能力从0.35微米提升至16纳米,芯片迭代速度从最初的四五年推出一款到现在的1年半推出一款,已陆续研制成功4代10余款高端CPU芯片,相关产品覆盖信息技术领域中从端到云的各个角落,用国产自主研发芯片支撑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
“别人用几十年走完的路,我们只用了十几年。”郭御风说。2020年年初,这支平均年龄32岁的团队参与完成的飞腾CPU获得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这也是高端芯片领域的首个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十四五”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这让“中国芯”的缔造者们更坚定了奋斗的方向,他们坚信在时代浪潮中,奋斗者必将于危机中育新机,变局中开新局。
更多年轻人在时代的浪潮中找寻到自己前行的坐标。2016年从大连理工大学毕业后,李登山加入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担任车身声学包与气密封分析员。NVH是车辆噪音、振动和声振粗糙度的简称。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每辆汽车约有1/3的故障问题和车辆NVH有关,一处异响的背后可能影响到多个总成单元的调校工作。因此,车辆NVH被视为衡量汽车制造品质的重要指标。
李登山泡在实验室里600多个日夜,通过正向研发的方式,创新性地梳理建立了声学包8大数据库,编写了3项集团级标准及多项专业级标准等。同时,在红旗H9车型的研发中,李登山通过45项声学包措施及SEA仿真优化分布,保障该车型实现风噪(17宋)和路噪(54分贝),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正是得益于对品质的不断追求,中国制造正在掀起一场“品质革命”。以红旗品牌为例,截至2020年12月25日,红旗品牌年销量超过20万辆,同比增长100%,在高端汽车市场闯出新路,这也成为中国制造乘风破浪的一个缩影。
点点光芒 汇聚成青春奋斗的火焰
31岁的姚亚超就是抱定了与中国航天一起乘风破浪的决心加入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天津航天长征火箭制造有限公司的。当时正值国家重点工程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系列火箭等型号研制进入初样生产阶段,他誓言要做一名最好的铣工,造出世界一流的火箭。
没想到首次加工材料就陷入了困境。摆在眼前的都是价值几十万元的昂贵材料,第一天站在老师傅们旁边,他只操作了一刀。但他不服输,他白天努力工作,晚上自己加班练习,3年后,他成了车间技术创新带头人,被大家赞誉为“姚一刀”。每来一批新活儿都是他首先上阵,给同事们“打样”,所加工的产品,从未出现过任何差错。
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长征七号系列等运载火箭贮箱壁板数控加工工作都浸润着姚亚超团队的努力。长征五号系列火箭壁板面积近15平方米,产品尺寸极大,最薄的地方却还不到两毫米——焊接时很容易变形开裂,这在全国乃至世界上,都是一个难题。姚亚超带着年轻的团队不断探索,凭着多年积累的精湛技艺,攻克了国内现役火箭首次采用“双面铣切”的技术难题,顺利实现产品交付。
为了减轻新一代运载火箭自身重量,增加运载能力,还要确保其安全飞天,数控铣切加工工艺需取代以往效率高、贮箱壁板产品合格率低的化学铣削工艺,同时也提出了一个很大的挑战——“加工效率”。
由于新一代运载火箭贮箱壁板面积之大,数量之多,数控铣削效率远远低于化学铣削,从加工工艺上,不能满足新一代运载火箭的研制节点。姚亚超带着车间的业务骨干成立了壁板快速增效项目组,反复试验并创新刀具螺旋轨迹工艺方法后,使壁板加工效率提升了近50%。
随着中国探索太空的脚步加快,姚亚超和同事们的任务量也在逐年增加,这也让他们感到兴奋,“祖国前行的蓝图,就是我们追逐的星辰大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