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强国的征途上,“后浪”奔涌向前


制造强国的征途上,“后浪”奔涌向前
文章插图
2020年12月26日,第五届“中国制造日”全国主会场活动现场,来自中建二局华东公司的“工字钢乐队”演唱歌曲《炙热的我们走在中国制造的路上》。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 陈剑/摄
制造强国的征途上,“后浪”奔涌向前
文章插图
2020年12月26日,第五届“中国制造日”全国主会场活动“自立自强”板块圆桌访谈。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 李隽辉/摄
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的纪录。即使在史无前例的新冠肺炎疫情重创全球经济的2020年,中国这台产出占据世界制造业近1/3的巨大机器,依旧快速重启、平稳运行,显示出令世人惊叹的韧性和活力。
2020年年底,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这样一组数据,记录着“十三五”期间,世界第一制造大国行进的速度:2016-2019年,我国工业增加值由24.54万亿元增至31.71万亿元,年均增长5.9%,远高于同期世界工业2.9%的年均增速。其中,制造业增加值26.92万亿元,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达到14.4%和32.5%,成为带动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力量。
今天,大国前行的车轮正在驶向一个更宏伟的蓝图——中国已经连续10年保持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地位,决心要在“十四五”的现代化征途中迈入制造强国的行列。
国之重器,当仁不让地站在“首发阵容”。“十三五”期间,中国天眼、国产航母、嫦娥绕月、“复兴号”列车、C919大飞机等一大批高端装备和重大创新,牵引着中国制造在“深海、深地、深空、深蓝”开疆拓土。而大国重器释放出的创新浪潮,也锤炼出一大批堪称国之栋梁的青年人才。如今,他们正站在“十四五”征程的新起点,开始向星辰大海发起新一轮冲击。
跑得更快,让自己与时代同频共振
听起来是一段浪漫的经历,31岁的夏巧伟在过去10年,做的事情就是把中国人自古以来的美好梦想变成现实。
他见证了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惊艳的“太空之吻”,也亲自到发射场目送玉兔号腾空奔月。最近这一次,他目不转睛地在屏幕前盯着嫦娥五号探测器从38万千米的高空中完成月壤“打包”,并把来自月球的“快递”送抵地球,中国人用自己“定制”的月壤开启新研究的大幕由此拉开。令夏巧伟心潮澎湃的是,每一个被人们铭记的历史时刻里,都蕴藏着自己和团队的付出和努力。
夏巧伟所在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149厂负责的正是研制生产嫦娥五号对接与样品转移机构。这个团队被人们所知晓还是在2011年,当时大国工匠王曙群与团队历经16年潜心研制,终于推出一场完美的“太空之吻”表演。9年后,这一次重任落在夏巧伟和其他4个人肩上,其中最年轻的一位,是1991年出生的吴骏。
对接装置在太空中的运动位置、精度等,是影响月球土壤“打包”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比起此前载人航天器等对接机构的研制,这是一次全新的挑战。夏巧伟说,这次任务中要打造的装置好比一个封闭的微型“隧道”,体积小、结构复杂,但整套转移动作要求在月球轨道上完成,距离地面远,信号易丢失,因此,对于装配中的测量数量、精度等要求更高。
产品研制初期,如何选好团队的主操作手,引起了大家的讨论:是让王曙群继续领衔,还是启用新人?最终大家一起确定了以“特级技师+青年技能人员”合力参与总装研制,实现团队“人才复制”的方案。吴骏作为新生代90后技师中的佼佼者入选。
夏巧伟入行那天起,他的师傅王曙群就常对他说,“我们航天人可能十几年、几十年干一件事,也不确定能够干成,所以你必须要真热爱,有情怀。”
前辈对这份事业的热爱,总是感染着夏巧伟和年轻同事。月球车试验时需要进行环境模拟试验。当时篮球馆般大小的实验室地面由火山灰堆积而成,还人为设置了大大小小的沙坑、岩石等,人一踩上去立刻“尘土飞扬”,试验人员不得不“全副武装”,佩戴防尘口罩、护目镜、橡胶手套,穿着防静电服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