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周文钜《重屏会棋图》宋人摹本局部2画谱记载李煜能画“墨竹”,想必也是以书入画,这在日后黄庭坚的诗作中有过佐证。黄庭坚在《次韵谢黄斌老送墨竹十二韵》【注2】中提到“江南铁钩锁”,这就是李煜所创的一种竹的画法,黄在自注中说,李煜这种勾勒画竹的笔法源自柳公权——“世传江南李主作竹,自根至梢极小者,一一勾勒成,谓之铁钩锁。”虽然李煜的诗文流传至今甚多,但其画作如今早已看不见。他在位时,曾四处收集图书、画帖、法帖,其中不乏钟繇、王羲之等大师真迹。他还喜欢收藏书籍和纸张,在金陵打造了一座澄心堂,作为他藏书之地,他命令四川来的造纸工匠仿照蜀纸制成一种质地优良纸张,为其命名为“澄心堂纸”。遗憾的是当宋军攻陷金陵后,他让人将澄心堂中的藏品也被毁之一炬。通过上述史料中一类的描述,大致可以揣测李煜画墨竹的风格特征,首先是用书法的笔法入画,勾勒竹杆、竹枝、竹稍的轮廓。这种画法与前文介绍徐熙的“落墨法”有一定的差异。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南唐时期画家,当属徐熙和其孙子徐崇矩、徐崇嗣、徐崇勋等一派。但李煜这种“铁钩锁”,以笔入画的技法,却没有传下来。三个世纪后,赵孟頫总结文人画“书画同源”的创作理论,他具体提出“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于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同。”(相关阅读:中国画为什么首先要讲究笔法?看看赵孟頫以书入画的样板图卷)其渊源恐得追溯到李后主这里。若是要找出李煜画竹相对应的图像,有些困难。但好在南唐时宫廷画师顾闳中和周文钜都还留下了相对可信的画迹。在周文钜的《重屏会棋图》的宋人摹本以及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里,主要描绘的是人物故事情节。对于《韩熙载夜宴图》中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了。周文钜的《重屏会棋图》主要描写南唐中主李璟与其弟景遂、景达、景逖会棋的场景。居中观棋者为李璟和景遂,对弈者为景达和景逖。
文章插图
周文钜《重屏会棋图》宋人摹本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文章插图
周文钜《重屏会棋图》宋人摹本细部1
文章插图
周文钜《重屏会棋图》宋人摹本 细部2之所以拿这两幅画举例,因为其中都出现了多重屏风,而屏风上的绘画作品,便代表当时南唐的主流审美习惯。比如周文钜《重屏会棋图》人物身后的屏风上,还出现了另一张屏风,因此被称为“重屏”。其中第一层屏风画着白居易《偶眠》的诗意图,这幅图中又有一幅水墨山水屏风。同样,在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里,也多次出现了屏风。这两幅画作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其中人物、服饰都非常精细、设色浓艳。但是,其中所有用于欣赏的屏风绘画,却与画作本身的风格完全不同,全是清一色的水墨渲染的山水作品!
文章插图
周文钜《重屏会棋图》宋人摹本 局部3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宋摹本局部尤其在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中,这种对比更加强烈。在夜宴欢快、享乐的氛围中,这些屏风中透露出淡雅、幽远、孤寂的画面与现场感显得格格不入。但是,在这些欢闹人物所营造的世俗景观中,这些水墨山水所透露的审美趣味和精神追求,才是聚会主人内心真实的精神世界!若是细观其中一些树木、山石的画法,也可让我们对李煜以书入画所呈现的“墨竹”,做一番遐想。整个南朝存在的时间并不长,但他确实是一个当之无愧的“艺术王朝”其文学、美术、书法、音乐等方面都取得了卓绝的成就。朝廷兴科举、建书院、画院,在战乱频繁的岁月中,构建了一个文人士大夫们理想的栖身之所。不幸的是,等到李煜继位后,财政日益窘迫,政治也日益混乱。宋开宝七年(974年)九月,赵匡胤以李煜拒命不朝为辞,发兵10余万,三路并进,趋攻南唐。次年十一月宋军破城,李煜奉表投降,南唐遂亡。叁 黄家并不全富贵,也有水墨与孤寂四川地区的前、后蜀时期,主要的画家群体便是以黄荃父子为主的花鸟画家。在北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中,郭氏认为,晚唐至北宋初这段时间,迎来了花鸟、山水画的大发展。他对这两百年中所取得绘画成就,感觉很自信,认为在山水、林石、花竹、禽鱼等画科方面,“古不及近”,而黄荃父子则为此贡献出很大一部分成就,其所创立的“黄家富贵”风格,在入宋后继续成为画坛的主流。相对南唐李煜、徐熙而言,黄氏父子们留下了更多可信的画迹,而且因北宋初期对其风格的推崇,画史、画迹中对他们的技法特点都比较清晰,这一技法与江南徐熙的落墨法、李煜的“铁钩锁”均不相同,其最主要特点就是双钩设色。
推荐阅读
- 上世纪70年代,被人故意怂恿、嫁给文盲丈夫的女学生,结局如何?
- 60、70、80年代的老物件,件件都有故事
- 文物年代如何鉴定?-艺创网
- 70年代罕见的老照片:胸前佩戴大红花是荣耀的象征,老师在课堂教授古诗
- 跨界融合,博物馆文创迎新未来
- 哪个年代的佛像有价值,为什么只能说请佛像,不能说买
- 《重生七七俏媳妇》她重生七十年代知青点,不做作,嫁糙汉兵哥哥
- 70年代女飞贼宋连萍拜和尚为师,轻功绝技了得,后来结局怎样
- 家门口享受艺术熏陶!“书堂画院”在浦东高东成立并举办建院首展
- 年代文推荐:在八十年代,发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