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余慧青教授:这是阳光下最神圣的职业

融媒体采访人员 张玉辉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余慧青教授:这是阳光下最神圣的职业文章插图
“我的父亲说医生是一份伟大且有意义的职业 , 一旦认定了 , 就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 在我今后的从医道路上 , 每当面对困难时 , 正是他的这席话 , 鼓舞着我前行 。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余慧青教授说 。
30年来 , 余慧青教授一直活跃在恶性肿瘤治疗的临床一线 , 致力于恶性肿瘤的临床、教学、科研等工作 , 带领团队创建了重庆市 “六个”第一 。 千帆过尽后 , 留下的依旧是一片赤诚初心 , 尽心尽力地服务患者 , 是她不变的理想 。
如今 , 缓和医疗在肿瘤治疗领域 , 尤其是癌症治疗领域 , 已经从边缘走向核心 , 余慧青教授看到这些变化很是欣慰 。
谈及做缓和医疗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时 , 余慧青教授坦言 , 有时候会因为太艰难想放弃 , 但第二天看到患者的眼神、团队的坚守 , 便觉得再苦再难也应该挑起这份重任 , 她说做缓和医疗就像一场修行 , 需要情怀来做支撑 。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余慧青教授:这是阳光下最神圣的职业文章插图
用患者听得懂的语言交流问及行医中遇到难忘的患者时 , 余慧青教授分享了近期一个早期融合缓和医疗很经典的病例——这是一位50岁的女性患者 , 2016年被诊断为肺癌晚期 , 伴随脑转移及全身多处骨转移 , 远赴美国一家顶尖癌症中心进行抗癌治疗后 , 病情得到控制 , 由于今年疫情 , 患者赴美后续治疗计划不能得以实现 , 患者病情迅速发展 , 来我院时就诊时 , 已经出现很严重的疼痛症状 , NRS评分7~8分及很严重的营养不良状况 , 诊断为难治性癌痛 , 一米七几的身高 , 体重只有八十来斤 , 加上患者工作原因 , 出现情绪焦虑、肠道功能受损等问题 。
考虑到患者晚期肺癌全身多处转移伴难治性癌痛、重度营养不良 , 采用PCA技术镇痛 , 同时 , 与心理科、护理科、药学部、重症科、肾病科、胸部肿瘤中心、胃肠肿瘤中心、营养科等成立MDT多学科诊疗团队 , 就患者病情进行多次讨论 。 在充分镇痛治疗外 , 还对患者进行精准营养、肿瘤代谢调节治疗融合节拍化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 , 一段时间后 , 患者体重得以上升 , 营养状况逐渐改善 , 疼痛控制 , 经复查 , 患者肺部、脑部肿瘤有明显缩小迹象 。
期间 , 余慧青教授带领团队多次与患者在美国癌症中心的主治医生进行治疗方案探讨 , 在得知她们团队在对患者进行缓和医疗与抗癌治疗融合实施时 , 美国医生给予了充分认可 , 同时 , 也对在中国西南地区 , 有这么一群医者在坚持践行肿瘤缓和医疗表示崇敬 。
余慧青教授表示 , 由于患者与医生在医学信息方面不对等 , 医生要做的是 , 静下心来 , 用患者能听得懂的语言为他们进行解读与科普 。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余慧青教授:这是阳光下最神圣的职业文章插图
开疆拓土 最美巴渝人物回望带领团队的医学开拓之路 , 余慧青教授感慨万千 。 在成立团队初期 , 她发现 , 对缓和医疗存在“偏见”的医务人员占比非常大 , 便对团队进行了匿名测试 , 发现只有两名医务人员真正愿意从事缓和医疗工作!好在医院给予了极大的支持 , 医院划出独立病区 , 核定床位55张 , 余慧青教授便开始招兵买马 , 引进人才 , 加快学科建设 。
如何做好学科建设 , 团队如何传承又是摆在余慧青教授面前的一道难题 。 缓和医疗是医学发展服务人类社会的一个重要环节 , 她带领团队不断整合现有医学知识 , 在云贵川渝地区建立了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联合体 , 有多达47家医院、科室加入 。 重庆38个区县 , 3300万人口 , 恶性肿瘤发病率289-290/10万左右 , 且80%都是中晚期患者 , 基层医院是发展缓和医疗的关键 , 她发现 , 基层医生对缓和医疗非常渴望 , 只是缺少行业标准进行引导 , 为加大培训力度 , 余慧青教授每年都会带领团队对重庆的数十个区县医院进行学术宣传、交流与义诊活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