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马克吐温有句十分经典的名言叫 “历史不会重演 , 但总是惊人的内相似” (History does not repeat itself , but it does often rhyme) 。这应该是对历史最贴切的论断 , 自有人类文明以来 , 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人类总是不断地重复着过去发生的事 , 一遍又一遍循环往复 , 只是所采取的方式有所不同 , 剥开那些历史故事的外壳 , 故事本身的内核总能找到与之相对的前尘往事 。所以 , 战国策才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前些时日再读两宋历史 , 发现一处十分有趣的细节 。女真完颜氏崛起前 , 主宰中原大地的是宋朝和辽朝 。宋朝亡于宋徽宗 , 辽朝亡于 天祚帝 耶律延禧 , 已是史家老生常谈的谈资 。很多人将金朝灭宋辽的原因 , 归结为完颜氏带领的女真健儿能征善战 , 是早已文恬武嬉的宋辽无法抗拒的力量 。若是把整部两宋历史结合起来看 , 早在公元1100年 ,宋辽两位皇帝前后脚登基时 , 宋朝和辽朝的覆灭已成定局。
宋徽宗赵佶之所以能够登基 , 完全是一场意外。公元1100年是宋 哲宗 元符三年 。是年正月 , 踌躇满志的哲宗皇帝赵煦英年早逝 。由于哲宗驾崩时年仅25岁 , 唯一的儿子赵茂襁褓中病死 。按照“父死子继 , 兄终弟及”地继承习俗 , 只能从哲宗的兄弟中挑选接班人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宰相章惇首先提议说 , 遵循礼乐和宋律 , 先帝的同母弟赵似最适合立为储君 , 次之是神宗皇帝的九皇子赵佖 , 只是申王赵佖是个盲人 , 不适合处理朝政 。此时 , 宋朝朝野有两股势力 ,一是宰相章惇派系 , 二是太后向氏, 向氏则觉得哲宗的二弟端王赵佶更适合 。
章惇为人果敢强势 , 仗着神宗皇帝和王安石撑腰 , 满朝文武中说一不二 。闻说太后要立赵佶 , 顾不得君臣礼节 , 上前一步说 “端王轻佻 , 不能君天下”。向太后早就看章惇不顺眼 , 觉得皇家的家事哪里轮得着外人多嘴 。随即用宋神宗的话反驳章惇说 “先帝尝言 , 端王有福寿 , 哀家以为当立” 。赵佶便从端王摇身一变成为宋徽宗 。
【辽宋夏金|历史有巧合吗?宋辽皇帝先后登基,宋帝是画家,辽帝是猎手】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宋徽宗登基之初大有明君圣主的姿态 , 经常与大臣议论朝政到废寝忘食 。有次 , 有个大臣向宋徽宗建言献策 。或许是大臣想要说的话太多 , 君臣从早晨一直聊到晌午 , 宋徽宗觉得腹中饥饿 , 便提议说先吃饭 , 饭后继续谈论 。那位大臣说 , 皇上再等等 , 我马上便说完 。宋徽宗执意要走 , 大臣一个劲拽着不让走 , 一不留神把宋徽宗的衣服撕破 。大臣赶紧跪地谢罪 , 徽宗皇帝说“爱卿也是无心之失” , 大臣听后叩头说到 “陛下不惜一件衣服 , 臣又岂能在乎一条性命”。
宋徽宗人生方向的转变是从遇上蔡京开始 , 从此宋徽宗开启纵情书画艺术的生涯 , 直到北宋汴梁城破 , 徽宗皇帝舍弃笔墨纸砚 , 来到北方草原放羊牧马 。蔡京对宋徽宗而言 , 既是政治上的导师 , 又是艺术上的知音 , 还是生活上的良伴。经过蔡京的指导 , 宋朝的文学艺术达到历史全盛 , 代价便是北宋覆灭“建炎南渡”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
- 美国历史教材上仅有的六位中国人,你可知道他们都是哪些人
- 贤臣还是佞贼?五个历史瞬间看《后汉书》作者范晔!
- 盘点《雍正王朝》中不符合历史事实的8位角色,弘历错的最离谱
- 《认识自我》:今天的“自我”源自于历史的塑造和推动
- 历史文化专家潜心40年编撰千年古灵渠研究手稿发布
- 惠州记者书写惠州古城故事 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
- 受不了了!这些不正经的历史文物,把我都逗笑了
- 梁思成与鉴真纪念堂
- 成语故事:牛角挂书
- 庐山历史上的今天 - 1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