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听的故事是假的,道理是真的!


从小听的故事是假的,道理是真的!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师旷劝学》是著名的励学故事 , 见于《说苑》 。故事主旨是说:人无论何时开始学习都不会晚 。这篇故事经常会被选入中小学文言文阅读中去 , 因此流传十分广泛 。但其实这篇故事是伪托的 , 我们可以找到证据 。
首先 , 我们先来看一下故事原文:
从小听的故事是假的,道理是真的!】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 , 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 , 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 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 , 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 , 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晋平公问师旷自己身为年老之人 , 想要学习 , 是不是太晚了 。晋平公所言之“暮” , 是指暮年 , 而师旷故意将“暮”理解为天黑 , 所以说:“为什么不点灯呢?”但师旷的玩笑让晋平公很生气 , 认为师旷在戏弄他 。师旷在此时用比喻的方式将之前的玩笑转化为劝诫的材料 , 十分巧妙 。
从小听的故事是假的,道理是真的!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还原历史
首先 , 这篇故事开篇便说 , 晋平公七十岁时产生想要学习的想法 , 与师旷进行了后边的对话 。
但如果我们考证晋平公生平就会发现 , 晋平公老年好学的对话前提 , 本身就是不存在的 。
晋平公之父为晋悼公 , 晋悼公即位时 , 年仅十四岁 。晋悼公总共在位十五年 , 而后则晋平公即位 。
由此可以推断出 , 晋悼公去世之时 , 不过三十岁 。那么即位的晋平公 , 应该不过十数岁 。晋平公总共在位二十六年 , 去世时也必然不会超过五十岁 。
这样来说 , 晋平公根本没有年老 , 也就没有所谓“七十而好学”的前提了 。
由此可见 , 《师旷劝学》完全是一则伪托的故事 。
故事来源
其次 , 《说苑》一书 , 是刘向校书之时 , 搜集战国时期众多文献中可资劝诫的故事而编成的 。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云:“向当成帝时典校书 , 因采传记行事 , 百家之言 , 删取正辞美义可劝诫者为《新序》《说苑》 , 共五十篇 。”其材料来源 , 本来就很复杂 。很多故事 , 都不出自正统的史书记载 。
《说苑》之所以搜集这些故事 , 目的是为了借用其中的道理以资劝诫 , 因此故事的真实性并不是考虑的重点 。类似这样的故事 , 《说苑》《新序》两书中有很多 , 其中关于师旷的还有多则 , 现另举两篇则: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人君之道如何?”对曰:“人君之道清静无为 , 务在博爱 , 趋在任贤 , 广开耳目以查万方 , 不固溺于流俗 , 不拘系于左右 , 廓然远见 , 卓然独立 , 屡省考绩 , 以临臣下 。此任君之操也 。”平公曰:“善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咎犯与赵衰孰贤?”对曰:“阳处父欲杀臣文公 , 因咎犯 , 三年不达 , 因赵衰 , 三日而达 。智不知其士众 , 不智也;知而不言 , 不忠也;欲言之而不敢 , 无勇也;言之而不听 , 不贤也 。”
从小听的故事是假的,道理是真的!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如论“五墨墨”一则 , 本是晋平公闲居时的玩笑之语 , 师旷却从中引申出治国理政中“五墨墨”的危害 , 进行劝谏 。
在这些众多材料中 , 师旷的理性思想得到了充分展现 , 使得师旷成为了智者的象征 , 而相较之下 , 以往文献所展现出的师旷的其他特征被舍弃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