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吴是三国之中最后灭亡的 , 在公元263年盟友蜀汉灭亡后 , 吴人又硬顶了晋国十七年 。彼时晋国实力已远超东吴 , 甚至司马昭在灭蜀之前就制定了灭吴计划 。那吴人在三国时期的最后阶段又做了哪些应对呢 , 能以支撑了十多年?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唇亡齿寒的道理谁都懂 , 只是没想到来的这么快
跟后人的直观印象不同 , 吴国上下对放任蜀汉灭亡的后果都是很清楚的 。在接到蜀人的求救书后 , 吴主孙休立即组织救援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汉人告急于吴 。甲申 , 吴主使大将军丁奉督诸军向寿春;将军留平就施绩于南郡 , 议兵所向;将军丁封、孙异如沔中 , 以救汉 。(资治通鉴·魏纪)
吴人三路救援 , 而且还把丁奉这位吴国军届最后的大佬也派出来了 , 可见吴人对救援蜀汉还是很有诚意的 。但是最重要的丁奉部去的淮南 , 名义上是起牵制作用 。但是寿春是江淮坚城 , 魏军在此又有重兵布防 , 也是吴人的伤心地 。吴人将最强的战力用在围魏救赵上 , 而以偏师赶赴魏蜀前线 , 可见他们对蜀人的抵抗还是很有信心的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此时吴国不少人还未意识到事情的紧迫性 , 蜀国姜维去年还在北伐 , 战果虽乏善可陈 , 但始终掌握着战场上的主动权 。蜀地在北线又有着一系列天险坚城 , 都不是须臾可破的 。反观魏国 , 司马昭大权独揽 , 曹氏宗室和旧臣都心存不满 , 内斗激烈 。只要战局稍有不利 , 矛盾就会进一步激化 , 魏国很有可能再次陷入内战 。
然而事实是 , 263年十月 , 吴人接到求救书 , 十一月 , 刘禅就献城投降了 。蜀人失败的是如此迅速 , 吴军还没到蜀境 , 战争就结束了 。
【三国两晋南北朝|三国的最终章,孙吴的最后十七年】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吴人本应该提前做好准备的 , 八月时候 , 司马昭在洛阳召开全军动员大会时 , 誓师伐蜀 , 消息传遍天下 。可惜吴人这会儿也没闲着 。
这年夏天 , 交州大乱 , 土人杀死吴国官吏 , 并向魏国求援 。吴人当然不能坐视后方动乱 , 立即集结兵力 , 进行平叛 。可以说 , 在魏蜀交战前 , 吴人一直在备战南线 。对魏蜀之战的重要性严重估计不足 , 这才造成吴军应变的仓促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而且就在吴国的救援军出发前 , 建业的石头城突发火灾 , 烧毁不少建筑 , 国都的灾后重建又分去了吴国朝堂的不少注意力 , 令救援再打了一次折扣 。
然而司马氏的强势超出了吴人的想象 , 司马昭之所以敢出兵 , 自然是确信能掌控朝局 , 有底气面对战争失败的结局 。而司马昭也确实赌对了 , 蜀军成了纸老虎 , 一戳就破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蜀人轻敌了 , 吴人也是 。
宁降“德国鬼” , 不投“英国佬”
蜀人的投降让吴人猝不及防 , 吴军停在国界线上 , 打算观望一下再做决定 。
推荐阅读
- 刘备在《三国演义》中,哭了至少不下30次?哭对他究竟有多重要
- 三国死得最悲壮的大将,他们一死天上必有将陨落,可谓天地同悲!
- 三国最有气势的七句话,特别最后两句说出来,足以吓退千军万马!
- 中国文学简史 魏晋南北朝文学:陶渊明
- 三国之公孙家族第三篇:雄踞辽东
- 三国演义6句话,道尽男人一生况味。
- 三国演义中,最具有悲剧色彩的两个角色,吕伯奢和陈宫
- 金庸没写三国故事?其实写了,此人是三国龙套,被金庸写成了宗师
- 三国演义几场顶级武将的巅峰对决,看看有没有你心目中的那一场
- 《三国演义》赵云为何有三个?揭露背后的原因,出乎很多观众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