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世界》系列 · 高林|历史就是我们自己( 二 )


《我与世界》系列 · 高林|历史就是我们自己
文章插图
△北京某商场拱廊街高林:拱廊街就是在两个商业街之间,用玻璃搭出一个顶棚。其实拱廊街就是19世纪的发明,来自19世纪的巴黎。我们甚至可以找到具体发明它的人,就是拿破仑三世。在拿破仑三世成为皇帝以前,他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流亡生活。在英国流亡的时候,他还是靠女朋友接济的。他在英国过了一段非常愉快的生活,所以他对伦敦的印象特别好。等他当了法国的皇帝后,他希望把伦敦的生活方式移植到巴黎来。那怎样才能让这些原本去伦敦消费的人,来巴黎消费呢?就只有在两个商业街之间,用钢搭一个拱廊,再在上面铺上玻璃。这样阳光就可以透过玻璃直接照进来,站在拱廊街里的时候,你就处在了一个过渡性的状态里。既在公共场合里,也在自然环境里,它又是封闭的,把所有对我不利的东西都排除在外。于是那些原本去伦敦消费的人,就来巴黎消费了,这就是拱廊街的诞生。而且拱廊街在19世纪是非常时髦的东西,它被波德莱尔看作一种新生活的象征。田川:像温室一样。高林:对,那它发展下去会是什么呢?就是19世纪出现了一个特别极端的房屋建造模式,他们不要窗户,就要一个水泥盒子一样的房屋。这个房间里所有的灯光、温度、湿度全由自己控制,这就是技术的奇迹。对他们来说再也没有自然这个概念了,我醒了那就是白天,我睡了它就是黑夜。田川:想要阳光的时候就有阳光。高林:对,他们就如同住在我们现代的房屋里一样,不想要阳光的时候就用帘子把四周隔上,这也是大落地窗的发明。其实我们现在的生活,正好符合19世纪人们的理想状态。
《我与世界》系列 · 高林|历史就是我们自己
文章插图
《我与世界》系列 · 高林|历史就是我们自己
文章插图
△北京某大型商业中心高林:商店街也存在一个发展的过程,因为商店街带动了高端奢侈品的消费,导致地价上涨,所以就不能再修商业街了,于是出现了大型的商业中心。商业中心曾被认为是更时髦的产物,尤其柏林人特别仇恨这个东西。他们觉得你们造了这种大型商场,然后又把路设计的错综复杂,你们太坏了。一个柏林的作家曾写说“我就想买包烟,于是我走进一个大型综合商场,我从男装、女装、女帽,到儿童游乐园,甚至儿童玩具我全都看了一遍,就是没买到烟,但我却花了无数的钱。”这就是19世纪的奇妙之处。高林说,19世纪的欧洲是一个分水岭。对19世纪的人来说,他们创造的和对地球的改变,比既往几十个世纪都要多。“世纪”的概念也是在19世纪才开始出现的。田川:为什么从19世纪才开始有“世纪”的概念?高林:因为过去的世界发展得太慢了,比如科隆大教堂,建造它要几百年,对那会儿的人来说,一个人的一生微不足道。你出生时看到城市是什么样,你死的时候可能还是什么样,“世纪”对于他来说是没有意义的。只有19世纪,在短短几十年间,世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剧烈变化。1848年的时候,整个欧洲还和1700年没什么区别,意大利还是十几个国家,德意志也有三十几个国家。但到了1871年,意大利就变成了一个国家,德意志也变成了一个国家。人们才第一次意识到,或许我的人生和“世纪”之间是有关系的。而到了我们这个时代……田川:我们就已经是时代了。高林:对,我们现在已经开始按10年分层了。90后,00后……我估计再过一段时间,随着我们发条上得更紧,可能就是以“年”为单位了。田川:你真的这么认为吗?高林:只能说存在这个趋势。你想想看,19世纪以“世纪”为单位,21世纪以“10年”为单位,说不定22世纪就以“年”为单位,甚至以“月”为单位都有可能。你8月出生,那咱俩不是一代人了,我觉得是有这样的可能的。田川:现在以“10年”为单位计算时间或时代,我们觉得80后跟90或00后之间存在代沟,就像我们感觉19世纪的文学离我们很远一样,它总有一层膜隔在那边。该怎么样去捅破那张纸,让我们可以去交流呢?高林:我觉得存在这层膜的最大原因,就是我们没有去沟通,你不了解他,所以觉得我们之间的差别很大。人和人之间更多的还是共性,任何时代的人想追求的都差不多,都是想生活得更舒适,更愉快。像法国那种巨大的宫殿,挑高那么高,每次看到我都想说,挑这么高,还开这么大的窗户,冬天的时候国王难道不冷吗?我的朋友就会提醒我说,他是国王,他不在乎。然后我说其实国王也在乎,比如路易十四就特别在乎。在路易十四晚年的时候,有人跟他说我们准备进一步改造凡尔赛宫,要建一个凡尔赛宫的宫廷大剧院。路易十四就说别弄宫廷大剧院了,把它留给下一任国王,你们先改造我的卧室让我不冷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