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中的芍药到底是赤芍还是白芍( 二 )


3. 宋朝
至宋代 , 医家对赤、白芍的功效的不同有了普遍与深入的认识 , 在临床用药注意区分二者 。 如刘翰《开宝本草》明确指出 :“芍药有赤白两种,其花亦有赤白二色,赤者利小便下气,白者止痛散血 。 ”[8]另外 , 据《太平圣惠方》中引用安期生服芍药法:“芍药有二种 , 一者金芍药 , 二者木芍药 , 救病金芍药 , 色白多脂肉 , 木芍药色紫瘦多脉 。 ”[9]安期生为秦汉时期人 , 《本草图经》也有相同的引用 。 且晋·崔豹《古今注》也记载:“芍药有二种:有草芍药、木芍药 。 ”[10]其中金芍药和草芍药即今之白芍 , 而木芍药即今之赤芍 。 从上可知 , 秦汉间民间对赤、白芍早已有区分 , 只是治病一般用白芍 。 后来医药发展 , 人们逐渐认识到赤芍临床功效 , 到唐宋时期赤芍也渐被用于临床 , 这就导致后世医家对《伤寒论》中的芍药产生疑惑 。 宋·许叔微也发现过该问题 , 并从功效的角度作过探讨:“仲景桂枝汤加减法 , 凡十有九证 , 但云芍药 , 圣惠方皆用赤芍药 , 孙尚方皆用白芍药 , ……然赤白补泻 , 极有利害 , 常见仲景桂枝第四十七证云 , 病发热 , 汗出 , 此为荣弱卫强 , 故使汗出 , 欲救邪风 , 宜桂枝汤 , 盖风伤卫而邪乘之 , 则卫强 , 荣虽不受邪终非适平也 , 故卫强则荣弱 , 仲景以桂枝发其邪 , 以芍药助其弱 , 故知用白芍药也 。 荣既弱而不受病 , 乃以赤芍药泻之 , 决非仲景意 , 至于小建中 , 为尺迟血弱而设也 , 举此皆用白芍药 。 而仲景亦止称芍药 。 可以类推矣 。 ”[11]许氏根据赤、白芍功效的区别 , 从方证相应的角度对芍药的应用作了详尽的探讨 , 很明显 , 仲景方中芍药为白芍药无疑 。
反驳依据
认为《伤寒论》中所用为“赤芍”者 , 所持论据主要有三点:
1. 从《神农本草经》中芍药的功效论
《本经》中记载芍药的功效为“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 。 据此认为所指芍药应为赤芍 , 其实白芍也能“除血痹,破坚积 , 利小便” , 《本草备要》[12]引虞天民曰:“白芍不惟治血虚 , 大能行气……盖腹痛因营气不从 , 逆于肉里 , 白芍能行营气……”李东垣也认为“芍药能益阴滋湿而停津液 , 故小便自行 , 非因通利也”[13] 。 芍药味酸正敛肝缓急止腹痛 , 清代医家缪希雍认为:“芍药专入脾经血分 , 能泻肝家火邪 , 故其所主收而补 , 制肝补脾 , 陡健脾经 。 脾主中焦 , 以其正补脾经 , 故能缓中 。 土虚则水泛滥 , 脾实则水气自去 , 故去水气 。 土坚则水清 , 故利膀胱大小肠 。 中焦不治 , 则恶气乘虚而客之为腹痛;补脾则中自和而邪不能留 , 腹痛自止矣 。 ”[14]可见 , 《本经》所载正为白芍功效 , 后人为了区别赤、白芍功效 , 所以强调“赤泻白补” , 但“白补”是指“制肝补脾” , 并不表明不能“除血痹,破坚积 , 利小便” 。 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上有“白而长大 , 余处亦有而多赤”数语 , 很明显是指白芍 , 而在其功效主治中 , 毫不含糊地写明:“主治邪气腹痛 , 除血痹 , 破坚积 , 寒热 , 疝瘕 , 止痛 , 利小便 , 益气 。 通顺血脉 , 缓中 , 散恶血 , 逐贼血 , 去水气 , 利膀胱大小肠 , 消痈肿 , 时行寒热 , 中恶 , 腹痛 , 腰痛 。 ”补与泻本来就是一个辩证的概念 , “祛邪”即可“扶正” , “扶正”也能“祛邪” 。
2. 从《伤寒杂病论》中芍药的用法论
现在白芍炮制需去皮 , 而仲景在《伤寒论》中并未注明“去皮” , 所以认为仲景所用应为赤芍 。 岂不知在唐以前芍药药用并非如现在这般去皮 。 《名医别录》对芍药的采收加工仅为“采根 , 暴干” 。 汉·《玉函经》中芍药有“去皮”之说 , 不过去皮的原意是洁净药材 , 而非区分赤、白芍 。 [15]另外,从《雷公炮炙论》记载芍药的加工方法里也可看出,“凡采得后 , 于日中晒干 , 以竹刀刮上粗皮并头土 , 锉之 , 将蜜水拌蒸 , 从巳至未 , 晒干用之” 。[16]这里用“竹刀刮去粗皮并头土”指的是用“竹刀”之钝器 , 去除芍药根部的浮皮与杂土 , 仅是清洁药材 , 并非现在白芍去皮加工 , 否则不会是在“日中晒干”后才作处理 , 因为芍药在晒干后是不易“去皮”的 。 现在白芍的加工是“煮后 , 去皮 , 再晒干”[17] 。 另外 , 泽泻作为饮片应用时 , 也是需要去皮的 , 而《伤寒论》运用泽泻时 , 也没在用法上注明“去皮” , 所以 , 不能根据仲景当时没有在芍药后附加“去皮”两字 , 而认为当时所用为赤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