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威王即位,为革新政治,选贤任能,广开言路,进一步扩建了稷下学宫。齐宣王时期,采取了更加开明的政策,“趋士”、“贵士”、“好士”,稷下学宫的规模和成就达到顶峰(滥竽充数这个典故就和齐宣王有关)。齐宣王对稷下学宫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当时,四方游士、各国学者纷至沓来,“邹衍、淳于髡、田骈、接子、慎到、环渊之徒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儒、道、名、法、墨、阴阳、小说、纵横、兵家、农家等各家学派林立,学者们聚集一堂,围绕着天人之际、古今之变、礼法、王霸、义利等话题,展开辩论,相互吸收,共同发展,稷下学宫达到鼎盛。世称“百家争鸣”。对此,司马光在《稷下赋》中说:“致千里之奇士,总百家之伟说。”
然而,齐闵王后期,不听谏言,邹衍很快离开齐国去了燕国,随后,齐几乎为燕将乐毅攻灭。齐襄王时期,齐国重建,虽然努力发展稷下学宫,但是稷下学宫仍然没有能够恢复到鼎盛时期的面貌。
稷下学宫最有名的两个人是孟子和荀子。两人都曾在稷下学宫任职,荀子在齐襄王时期曾三为“祭酒”。当时稷下学士上千人。稷下学者待遇极高,齐宣王曾赐76“上大夫”头衔。给他们修建高大的住所。还将淳于髡、孟轲、荀况还被尊为卿。那个时候孟子出趟门都差不多有十几辆车跟着,学生上百人,十分风光。
稷下学宫本身有很多功能:其成员即可以充当政府的智囊团,又著书立说进行学术研究,由于广收门徒,还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可以说是一所非常成功的大学。战国时期,三晋纷乱,楚则保守落后,秦虽是新兴,文化未盛,齐几乎始终领导文化潮流。而中国自秦以后的各种文化思潮,差不多都能从稷下找到源头。如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儒学,基本上是孟、荀两派理论的交替使用;再如邹衍的阴阳五行学说,一直在中国盛行,并且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础;此外还有在汉朝早年流行的黄老思想。
在中国几千年历时中,稷下学宫学术氛围之浓厚,思想之自由,成果之丰硕,都是独一无二的。从稷下学宫的施行方针及其成果意义来说,稷下学宫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世界历史上真正的第一所大学,第一所学术思想自由、学科林立的高等学府。
稷下学宫创始于齐桓公田午执政之时,先后经过齐成王、齐宣王、齐饷王、齐襄王、齐王建六代,历时一百四五十年,其创办之早,持续时间之长,对后世影响之大,在世界教育史上是无与伦比的。
正是在稷下,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达到了高潮顶峰。直到今天,历史的烟云和时间的尘埃,依然遮掩不住它的包容、宽松和思辨,尽管“稷下先生”的真知良言已经浓缩成了历史的只言片语。
3巍巍泰山
人世沧桑,青山不老。历史的烟云,终究会消失在岁月深处。不可一世、建功立业的帝王,也终究是青史黄卷中的一页墨迹。但是,巍巍青山,却千古依旧,苍苍依旧。
千百年以来,到山东不拜泰山,算没有来。泰山雄峙于山东中部,古称岱山、岱宗,春秋时称泰山,古人形容泰山吞西华,压南衡,驾中嵩,轶北恒,为五岳之长。这样的名头,你如果错过,就真是人生的大遗憾了。
是谁最早登上的泰山?是那个不可一世的千古一帝秦始皇。秦始皇是最早把泰山捧上神位的帝王。他当了皇帝不久,就开始操持着等泰山的事了。
公元前219年的春天,从秦朝的首都咸阳到泰山之间,一条宽阔的车马大道贯通了。道路上铺撒了黄沙,两旁栽满了象征万年长青的松柏。每相隔十公里就建有一所可以供人员马匹饮水的小驿站,相隔百里则建有可以提供住宿就餐的宾舍。道路两旁,象征着皇家威严的黄色旌旗猎猎飘扬。
吉时到了,一百门礼炮顿时齐鸣,咸阳城门轰然洞开。一队队盔甲齐整的士兵列队出城。接着出城的,是那些人们都耳熟能详的将军们,他们一律骑着高头大马,亦个个装束严整,神情肃穆,俨然是要去参加一场严酷的战役。随后,那些平时出入于朝堂的文官们,也在丞相的率领下坐着马车出城了。他们身着朝服,也个个不苟言笑,俨然是在朝堂之上,参加决定军国大事的正式朝会。
推荐阅读
- 山东重特大科技攻关课题研究
- 齐鲁晚报壹点号胶东乡土风情散文推荐系列朱全吉|人到浮来福自来
- 齐鲁晚报壹点号胶东乡土风情散文推荐系列:马兆伦|烟台的海
- 威海市环翠区:播撒“诚”意 花开无声香自远
- 新编现代京剧《追梦》在德州大剧院成功首演
- 博物馆探秘|来鲁博感受齐鲁大地的深厚底蕴
- 琼花璀璨扬粤韵 老干英姿展风华——市老干部活动中心曲艺团参演禅城区戏曲角活动
- “冬游齐鲁 畅享沂蒙” 临沂市2020-2021年度冬春文化惠民季活动正式启动
- 三国两晋南北朝|乱世中的璀璨文化,从这些文人中可以看出魏晋特有的“魏晋风度”
- 星河璀璨,阳光干净,愿人间所有美好都在你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