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不知道吧?退热的主要目标是改善儿童的舒适度,不是治病

——河南谢若涵 李君霞/文省胸科医院药学部
发热是指机体在致热原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 , 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 , 即体温升高超出一天中正常体温波动的上限 。 临床工作中通常采用肛温≥38℃或腋温≥37.5℃定义为发热 。
1.使用退热药的目的
你可能不知道吧?退热的主要目标是改善儿童的舒适度,不是治病文章插图
目前研究显示不应将恢复正常体温作为退热治疗的主要目标 。 发热是一种生理机制 , 对抗感染和病情恢复有益 , 目前证据显示 , 发热本身不会导致病情恶化或神经系统损害 , 降温治疗不能降低发热性疾病的病死率 , 使用退热药的主要益处是改善患儿的舒适度 , 从而改善整体临床状况 。 因此 , 退热治疗的主要目标是改善儿童的舒适度 , 而不是仅关注体温是否降至正常 。
2、使用退热药的时机
我国2016年版《中国0至5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诊断和处理若干问题循证指南》推荐:对≥2月龄、腋温≥38℃ , 或因发热导致不舒适和情绪低落的发热儿童 , 应给予退热药物 。
3、如何选择退热药
你可能不知道吧?退热的主要目标是改善儿童的舒适度,不是治病文章插图
推荐使用的退热剂是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 。 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2个月以上的孩子 , 每次10-15毫克/千克 , 每次用药间隔4-6小时 。 每24小时不超过4次 , 连续使用不超过3天 。 布洛芬与对乙酰氨基酚相比 , 退热作用的强度稍大些 。 由于6个月以下的婴儿肾功能还不完善 , 使用布洛芬可能会增加出现肾毒性的风险 。 因此 , 一般建议6个月以上的孩子才可以使用布洛芬 。 如果之前使用过对乙酰氨基酚 , 效果不显著 , 才可以考虑改用布洛芬 。 每次5-10毫克/千克 , 每次用药间隔6-8小时 , 每24小时使用不超过4次 , 连续使用不超过3天 。
4、使用退热药时的注意事项
第一 , 不推荐对乙酰氨基酚与布洛芬联合使用或交替使用 。 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均属于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而起到退热的效果 , 虽然对乙酰氨基酚与布洛芬联合使用较单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可以降低体温的度数略多一点 , 但没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 不能提高患儿的舒适程度;两药联合使用增加了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 。
你可能不知道吧?退热的主要目标是改善儿童的舒适度,不是治病文章插图
第二 , 不推荐解热镇痛药与含有解热镇痛药的复方感冒药合用 。 单一成分的解热镇痛药与含有相同药物成分的复方感冒药联合使用 , 有重复用药 , 甚至药物过量中毒的风险 , 因此这两类药物应避免联用 。
第三 , 2月龄以下的婴儿、新生儿慎用解热镇痛药 。 非甾体类抗炎药需通过肝脏转化代谢为有生理活性的成分 , 参与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 , 减少前列腺素E合成与释放 , 调控体温调节中枢发挥体温调节作用 。 新生儿及婴幼儿肝肾功能发育不健全且不成熟 , 对非甾体类抗炎药的转化代谢排泄较年长儿及成人相对慢 , 药物蓄积易致肝肾损伤 , 甚至不可逆的组织结构变性坏死 。
第四 , 长期发热儿童的退热治疗不是主要目的 。 长期发热儿童的关注点在于确认发热的病因 , 而不是单纯的退热治疗 。
第五 , 普通感冒发热一般不需要服用抗生素 。 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都是病毒引起的 , 抗生素只适用于因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热 , 对病毒感染是无效的 。 所以对于发热的患儿 , 应查明病因 , 对症选药 。 对于诊断不明的发热 , 滥用抗生素非但无益 , 而且会带来一些毒副反应 , 如腹泻、细菌耐药等 。 因此 , 抗生素不能随意使用 。
【你可能不知道吧?退热的主要目标是改善儿童的舒适度,不是治病】5、孩子发热时 , 如何居家护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