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治疗“脑梗”,青大附院获青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提起“脑梗” , 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不少人都会下意识地联想到口眼歪斜、半身不遂 , 甚至是想到卧床不起、昏迷、死亡等严重后果 。
事实也确实如此 。 根据《2019中国卫生健康统计提要》 , 在我国 , 脑卒中占总死亡数量的22% , 居于首位 , 约每5位死亡者中便至少有1人死于脑卒中;而在全部卒中患者中 , 缺血性卒中又占80%以上 。
脑卒中 , 就是普遍意义上的脑血管病 , 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 分为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两种 。 出血性脑卒中常被称为“脑溢血” , 缺血性脑卒中主要指“脑梗” 。
在2019年度青岛市科学技术奖名单中 , 获科技进步一等奖的项目——“微小RNA/靶基因在缺血性脑卒中作用的新发现及机制研究”正是“瞄准”了这个领域 , 要与“脑梗”这个人类“杀手”作斗争 。
深耕领域20年 , 探索“脑梗”发病机制
项目牵头人、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马爱军告诉采访人员 , 在获得科技奖之前 , 团队已经在这个领域深耕了近20年 。
【精准治疗“脑梗”,青大附院获青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我们常常认为‘脑梗’是一种疾病 , 其实这个认知是不对的 。 ”马爱军告诉采访人员 , “缺血性脑卒中有多种复杂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 并非是一种单一疾病 。 ”她举例道 , 大动脉粥样硬化有可能导致的“脑梗” , 心脏问题也有可能导致“脑梗” , 这两种发病的机制不同 , 因而在临床上的治疗方案也应有所区别 , 不能一概而论 。
因此 , 如何对缺血性脑卒中进行早期预警、早期诊断 , 并针对不同病因及发病机制采取个体化的精准治疗 , 达到有效防治、改善患者预后 , 是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与难点 , 更是当前我们医疗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
从事脑血管病的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多年 , 马爱军团队于国内率先在临床上开展了研究 , 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病因分型 。 如何找到“脑梗”发病机制的规律?答案就在不计其数的患者中 。
这不是件简单的工作 , 团队为此付出了超高强度的劳动 。 “要弄清楚不同患者的发病机制 , 需要我们对每一位患者的临床症状、影像检查结果甚至是生活习惯等进行详细的了解 , 并对收集的信息反复进行比对和分析 , 才能得到初步的归类 。 ”马爱军说 , “这个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资金支持 , 更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 。 ”
马爱军告诉采访人员 , 通过对数万名临床患者进行了详细的记录、调查和分析 , 团队得到了超过一万份有效的临床样本 , 对几大类不同病因的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机制有了初步了解 。
经过相关的临床及基础研究 , 他们发现 , 不同类型的“脑梗”患者会表现出不同的炎症反应 , “炎症机制”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 特别是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患者的发病有重要的影响 。 如何干预、调控这些相关机制 , 就是精准化治疗“脑梗”的关键 。
找到“脑梗”发病“元凶“ , 精准指导治疗
“有很多患者 , 经常会因为感冒、拉肚子、发热等诱因 , 突然引发‘脑梗’ 。 ”马爱军说 , “如果我们能找到这些炎症背后的调控机制 , 就能找出致病的‘元凶’ , 从而实现对患者的早预警、早发现、早诊断、精准治疗 。 ”
微小RNA通过与靶基因特异结合 , 可以调控其表达 , 在患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 , 成为团队重点“关注”的对象 。 为了进一步弄清楚不同患者发病机制背后的“秘密” , 马爱军团队采用国际先进的高通量深度测序技术 , 首次发现不同病因分型缺血性脑卒中 , 微小RNA表达谱不同 。
在临床标志物的基础上 , 马爱军团队进一步建立了“脑梗”里较为常见的动脉粥样硬化或缺血损伤的细胞、动物模型 , 发现了多个微小RNA通过调控炎症反应 。
换句话说 , 每一种可能导致“脑梗”的症状背后 , 都有微小RNA在“操控”着相应的靶基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