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生春|四时华章·二十四节气丨阳生春又来,金城迎“冬至”( 二 )


据邓明介绍,兰州位于黄河之滨,民间流传的数九歌更为口语化。又因兰州各地人文地理的些许差异,导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因此数九歌也有些微差异。
颜家沟人颜永桢在《兰州二十四节气与生物发生之关系》中所载,流行于兰州黄河谷地中部、即今城关区的数九歌是这样的:头九二九,关门死守。三九四九,冻破碴口。五九六九,净屁股娃娃拍手。七九八九,沿河看柳。九九尽,收拾打牛棍。此外,据《七里河区志》、《安宁区志》所载也都有略不相同的数九歌。
“这些数九歌结合兰州的物候特点,运用兰州方言,出语幽默,概括了冬至到春风,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期。”邓明感慨地说:“也是由寒冷渐变暖和的转折时期物候特点,形成从冬至起数9个9天即81天的风俗,被人们用来消磨沉闷、枯寂又严寒的冬季,期盼春暖花开的一种精神需求。同时,也是向小孩传授气候知识、物候变化、农事事项的一种歌谣。”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第五大发明”
“二十四节气是物候变化带来的人体感受,也是生命个体顺乎自然之道的养身之法,更是华夏民族几千年总结自然气候的智慧结晶。”邓明由衷地说:“中国人的生活都在受二十四节气的影响,无论是所处的环境还是交替循环的气候,是自然界动态变化的一种规律,而人体的机能也只有顺势而动才能在身体健康方面取得最大的收益。”
“所以说,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二十四节气都是中国人非常重要的文化财富,所以才会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他说:“在国际气象界,这一已有千年历史的时间认知体系甚至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
千年智慧需要更好传承
的确,“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首仅48个字的24节气歌蕴含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智慧浓缩。“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二十四节气”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
“二十四节气是一种自然传承的科学文化财富,只是如今的有些年轻人不知道,而且多半等上了些岁数也就理解了节气的重要性。”邓明告诉采访人员:“当然,还是需要更广泛、生动、细致地宣传,这样可以让更多的年轻人去了解并从中受益。尤其是现在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也得到了更多方面的满足,而二十四节气也是人们最好的精神需求和慰藉之一。”
他感慨地说:“现在年轻人都记着‘圣诞节’什么的,说白了那不过是西方宗教神话故事里衍变出的节日,而我们的二十四节气却蕴含着历代先民观察、总结自然的千年智慧。因此,人们还是要多遵守二十四节的规律,在生活中‘勿失时节’。”
即日起,本报将持续关注二十四节气对兰州人生活的影响,以及和地方风俗文化的关系。将多方走访相关专家、学者,探寻节气背后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和精神价值。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采访人员 李超
本期校对 | 束建红
值班主任 | 郭俊宇
阳生春|四时华章·二十四节气丨阳生春又来,金城迎“冬至”】值班总编 | 张 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