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浅谈明代三大才子之首杨慎的治学之道

_原标题:浅谈明代三大才子之首杨慎的治学之道
杨慎 , 字用修 , 号升庵 , 明代文学家 , 为明代三大才子之首 。杨慎有以下主要特点:一是出身名门 , 杨慎的父亲杨廷和是明朝中期著名政治家 , 历仕宪宗、孝宗、武宗、世宗四朝 , 官至首辅 。二是早年成名 , 杨慎24岁殿试夺魁 , 成为状元 。他的家乡新都人常以“升庵科第”与“相如赋、太白诗、东坡文”并称来称赞他 。三是博学多才 , 杨慎一生所学涉猎极广、渊博浩渺 。陈寅恪说:“杨用修为人 , 才高学博 , 有明一代 , 罕有其比 。”总结杨慎的治学之道 , 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
多闻博见 , 知不若行
杨慎以学问广博著称 , 他在哲学、训诂、历史、名物考据、诗词歌赋 , 乃至天文地理、戏曲音乐、古谣搜集等很多领域都广有建树 。杨慎主张做学问首先要多闻博见 。我们知道 , 程朱认为“德性之知”是“大知” , “见闻之知”是“小知” , 陆王也主张良知“不假见闻”而有 , 要求发明本心 , 从而贬低了见闻之知的重要性 。杨慎则认为“耳目之官 , 聪明攸寄;百度万物 , 悉在见闻” , 所以他主张“闻不若见”“知不若行” 。杨慎重视亲身见闻和力行 , 认为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重要 。当然杨慎并未否定间接经验 , 他认为认识有其过程 , 感性经验必须“会之于心” , 才能超乎声色 , 从现象深入本质 。但是如果一定要在逻辑上分出一个先后 , 那么杨慎主张“知不若行” , 他认为像书本知识等间接经验必须“体之于身”才能化为“真知” 。针对当时陆王心学空谈心性的风气 , 他提出“合博约论” , 主张做学问要以“多闻博见”为根基 , 先博后约 , 由博而反约 , 最后合博约为一 。他说:“无文则何以为礼?无博则何以为约?”又说:“厌博而径约 , 屏文而径礼 , ……是犹问天曰:何不径为雨 , 奚为云之扰扰也?问地曰:何不径为实 , 奚为花之纷纷也?”
杨慎重视力行、提倡多闻博见 , 这种治学特点与他的人生经历息息相关 。如果按照常理常情不出意外的话 , 状元杨慎会在官场顺风顺水 , 最不济也可在翰林院做一个富贵闲人 。但是造化弄人 , 他因议礼获罪被流放南荒35年 , 这使得杨慎的人生轨迹完全改变 , 也改变了他认识世界的方式 。突然的变故让杨慎从云端落入凡间 , 有更多时间遍览名山大川和风土人情 , 有更多机缘接触各种阶层和现实人生 。以上种种 , 使他反思和批判“德性之知” , 并且更为关注见闻之知和多闻博见的重要性 。
明朝|浅谈明代三大才子之首杨慎的治学之道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独立思考 , 大胆怀疑
独立思考 , 大胆怀疑 , 是杨慎治学的又一个重要特点 。无论在治学还是生活中 , 杨慎始终保持独立思考 , 不盲从权威 。杨慎说:“古之学者成于善疑 , 今之学者画于不疑 。”他在此把“善疑”视为学者在学术上成功之开始 , 而把不经思考而盲目信从视为一种学术视野的桎梏 , 是非常有见地的观点 。就治史而言 , 杨慎认为正史并非全部可信 , 必须经过考证 。
一般而言 , 多疑者往往自大而偏执 。杨慎虽然力倡善疑 , 反对迷信权威 , 却并没有走向偏执和极端怀疑 , 那是因为杨慎之怀疑精神是建立在独立思考基础上的 , 并非为怀疑而怀疑 。独立思考基础上的怀疑精神 , 恰恰让杨慎走向客观、公允和包容 。例如杨慎主张诗赋要艳丽 , 文章要华美 , 极力反对理学家们所创作的所谓哲理诗或者理气诗 。他批评陈白沙的理气诗“殆是《传灯录》偈子 , 非诗也” 。但是他对于陈白沙的古诗却大加赞赏 , 认为境界冲淡 , 有陶靖节遗意 。他对李梦阳、何景明等当时文坛领袖的评价也大抵如此 , 有褒有贬 , 持论公允 , 绝不因其所短而忽视其所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