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II型和I型是否存在不同的基因型?( 二 )


上文回顾
双相II型和I型是否存在不同的基因型?——临床现象学差异「临床研究」
双相II型和I型是否存在不同的基因型?——单相抑郁症、双相II型和I型之间的转换「临床研究」
双相II型和I型是否存在不同的基因型?文章插图
上文回顾
双相情感障碍的神经生物学
【双相II型和I型是否存在不同的基因型?】认知变化
Schenkel等(2012)研究了BD患儿的认知功能障碍 , 发现从健康对照到BD-II再到BD-I的发展过程中存在认知损害 。 BD-I患者在认知功能的各个方面 , 包括注意力、执行功能、工作记忆、视觉记忆、言语学习和记忆 ,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 除工作记忆外 , BD-I患者在上述各方面的表现均低于BD-II患者 。 BD-II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水平介于健康对照组和BD-I之间 , 仅在言语学习和记忆方面逊于控制组 。 这些发现支持双相谱系的概念 。
相比之下 , Palsson等(2013)发现 , 在成年患者的认知障碍方面 , BD-I和BD-II之间没有差异(尽管两组患者的表现都比健康对照组差) 。 然而 , 他们确实发现 , 目前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是认知障碍的最强预测因子 , 并认为这可以解释Schenkel等人(2012)的研究结果 。
神经影像学
McDonald等人(2006)证实了双相障碍患者在核磁共振扫描中可见的灰质损失 。 Armone等人(2009)进一步描述了这种损失 , 发现整个大脑和前额叶体积减少 , 而苍白球和侧脑室体积增加 。 与精神分裂症(也表现为灰质减少)相比 , BD与杏仁核增大和侧脑室体积变小有关 。 双相障碍也被证明与海马体积减少有关 , 之前的相反证据可能是由于锂的神经保护作用(Hajek et al. 2012) 。
McGrath等人(2004)进行了一项文献综述 , 研究了BD-I和BD-II在神经成像和代谢方面的差异 。 在这两种模式中 , 几乎没有发现差异 , 而且在研究之间发现的差异并不一致 。
Ha等人(2009)进行了一项支持BD-I和BD-II之间差异的研究 , 当比较BD患者和健康对照组的MRI扫描时 , 与对照组相比 , 他们观察到两种BD亚型的腹侧前额叶区域(如果使用了较低的保守统计阈值 , 还可能涉及前边缘皮质)灰质减少 。 BD-I患者在双侧额叶、颞叶、顶叶和海马旁皮质表现出缺陷 , 而BD-II不明显 。 Ha等认为 , 不同的灰质减少模式可能支持BD-I和BD-II不同的神经生物学特征 。
在BD中也观察到白质缺失 。 Liu等人(2012)利用弥散张量成像发现 , BD-I和BD-II之间存在差异 。 BD-I和BD-II患者在丘脑、前扣带回和额叶下区域出现纤维损伤 , 而只有BD-II患者在颞叶和额叶下区域显示较大变化 。 在BD-I中 , 纤维损伤主要是右侧的 , 与认知功能障碍有关 , 而在BD-II中 , 纤维损伤主要为双侧 , 与情感加工联系更密切 。
两种类型的BD亚型中 , 亚属前扣带皮层的各向异性(FA)值(白质束相干性)均与工作记忆表现相关 , 执行功能与BD-I的右下额叶区FA值相关 , 与BD-II的左颞中部区域FA值相关 。 仅在BD-II中 , 左侧颞中区的FA值与YMRS评分相关 , 前额叶下方区域的FA值与轻躁发作次数相关 。
Caseras等人(2015)通过行为、神经功能和神经解剖学方法 , 也发现了支持BD-I和BD-II不同神经病理学基础的证据 。
在一项注意力控制任务中出现情绪干扰时 , 两种类型的双相障碍在杏仁核、NA(伏隔核)和dlPFC(背外侧前额叶皮层)中都表现出更大的BOLD (血氧合水平依赖性)反应 , 这些反应与情绪反应增强有关 。 BD-II组dlPFC与杏仁核的功能连通性增强 , 而BD-I组则减弱 。 由于dlPFC的作用是下调杏仁核的活性 , 这表明BD-II的这种下调机制增强 , 以补偿杏仁核的过度活跃 , 从而导致正常的反应时间和与对照相比无缺陷的认知功能 。 相反 , 在BD-I中 , dlPFC对过度活跃的杏仁核的低效下调意味着反应时间变慢 , 表明一般的工作记忆缺陷 。 大脑顶叶和前额叶的“工作记忆区”吸收了较高的认知资源 , 试图弥补这一缺陷 。 这一证据可以作为双相谱系的佐证 , 杏仁核过度活跃是BD-II的第一步 , 而dlPFC-杏仁核连接性退化并导致从BD-II发展为BD-I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