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代|赵国中后期的政局演变( 六 )


阏与之战后不久 , 不甘失败的秦昭襄王再次发兵攻几邑 , 惠文王使廉颇将兵救援 , 再破秦军 。此后数年 , 秦赵边境再无兵戈之声 。
自武灵王胡服骑射以来 , 赵国东并中山 , 北破楼胡 , 国力大张 。及惠文王继位后 , 赵国名将名相辈出 , 联四国而重创田齐 , 使山东传统强国一蹶不振 。渑池之会后 , 秦赵两国暂时和解 , 赵惠文王趁秦兵攻楚之际出击关东 , 使名将廉颇遍击关东诸国 , 扩张领土 , 增强实力 , 随后又挥师西向 , 在阏与、几邑等地两败强秦 , 一时炙手可热 , 风头无两 。故遂有秦赵争霸之说 。
3. 由盛转衰——孝成王执政
3.1长平鏖兵
3.1.1前因
阏与、几邑之战后 , 秦昭襄王认识到赵国的强大 , 终赵惠文王一世 , 不再向赵用兵 。四年后 , 也即是公元前265年 , 雄才大略的赵惠文王去世 。趁着孝成王新立 , 政权不稳 , 秦国才得以再次出兵攻赵 , 破三城 。
流传于世的“触龙说赵太后”即发生在此时 。值强敌压境 , 太后拒谏之际 , 赵国大臣触龙因势利导 , 以“父母之爱子 , 则为之计深远”的道理 , 说服赵太后 , 以使子质于齐 。后 , 齐国出兵 , 与赵军一道 , 击退秦军 。
秦昭襄王见到赵国政权接替无隙 , 便不再对赵用兵 。然而 , 雄心勃勃的强秦没有就此停下雄吞六国的脚步 , 秦昭襄王根据范雎"远交近攻"的策略 , 决定以主力攻打距自己较近的韩魏两国 。
公元前263年 , 武安君白起率军攻打韩国 , 取南阳(注 , 此南阳位在河南焦作修武县以西 , 非今之河南南阳) , 断绝了太行山道 。前262年 , 秦再攻韩 , 取野王(地名 , 非某个“王”) , 将韩国上党郡孤立在本土之外 。
韩军连败 , 韩桓惠王十分惊恐 , 他寻思 , 上党既与本土隔绝 , 四面临敌 , 迟早必失 。倒不如遣使前往秦国 , 主动献出上党以求秦王息兵 。
秦国应了下来 , 但上党郡郡守冯亭却不愿降秦 , 他与合郡百姓共同谋划 , “与秦 , 不若与赵 。”打算借赵国之力 , 抵抗强秦 。于是 , 他遣使至邯郸 , 欲将上党整郡合十七座城池献给赵国 。
上党郡 , 居太行山之巅 , 是山西东南部一块极其重要的战略高地 , 用兵自上党而下 , 北可至晋阳 , 西直指咸阳 , 东为赵都邯郸 , 南为韩魏腹地 , 可谓兵家必争之地 。
春秋末年三家分晋时 , 赵、魏、韩将上党郡瓜分 , 三国各占一份 , 仍名上党 。其中以赵国所据之部最大 , 韩国最小 。
赵国崛起以后 , 若想与秦国在西争霸 , 就必须全上党一郡 , 而此刻 , 正是千载难逢的好时机 。
赵孝成王接到冯亭的消息后 , 便与众臣商议 。
平阳君赵豹主张不接受上党郡 , 他认为冯亭将上党交给赵国 , 是想祸水北引 , 使秦赵决战 。如此 , 赵国便要替韩国卫戍西方 。秦国强大 , 接受它利少弊多 。
平原君赵胜和大臣赵禹则主张接受上党郡 , 他们认为:“发动大军攻伐 , 经年累月 , 也未必能攻下一座城池 。如今天降上党十七城 , 此为大利 , 机不可失 。一旦放任秦取上党 , 则秦国日盛 , 一样会东侵赵国 。大战早晚不可避免 , 为什么要放弃上党呢?”
赵孝成王年少果敢 , 他听从了赵胜等人的意见 , 命赵胜去接收上党郡 , 同时又命廉颇将兵驻守长平 , 以防白起来犯 。
秦攻韩两年 , 数次出兵 , 耗九牛二虎之力才绝太行 , 取野王 , 隔上党 。谁知胜利果实一朝为赵所取 。亲昭襄王大怒 , 决定提前与赵国的会战 。战国后期一场具有的决定性意义的大战终于要打响了 。
3.1.2经过
公元前261年 , 秦三攻韩 , 取缑氏、纶氏 , 威慑韩国 。前260年 , 秦四攻韩 , 宿将王龁率军攻占了上党一部 。上党百姓纷纷逃至赵国境内 。由此 , 秦、赵两军便于长平直面相对 。
前260年农历四月 , 王龁率秦军向赵军发动进攻 , 廉颇亦率军对秦军展开进攻 。赵军击伤了秦军的侦察兵 , 秦军斩杀了赵军的一名裨将 。两军互有胜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