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不若行|刘云超 ‖ 闻不若见 知不若行——杨升庵的治学之道( 二 )


 知不若行|刘云超 ‖ 闻不若见 知不若行——杨升庵的治学之道
文章插图
杨慎塑像(图片来自网络)
杨慎独立思考的精神,除了源于天性与家世传统之外,与其见识广博也密切相关。所谓曾经沧海难为水,见识越广就越不会夜郎自大,亦不会坐井观天。比如殷商始祖契诞生的历史,历代史书都遵循这样一个传说,契之母简狄吞玄鸟遗卵,孕而生契。杨慎则以他渊博的学识揭开该传说的神秘面纱,给出了合情合理的解释。根据《礼记·月令》,“玄鸟至”乃春分初候,此日,天子以太牢祠于高禖而求子。所谓玄鸟生商,应该是说简狄在此时按照习俗求子并且验而有孕,而商人对此进行神化,以之来论证殷商有天命福佑。诸如此类因学问渊博而得出的精妙审慎之结论,在杨慎的著述中比比皆是。
求异求新 应时适变
针对当时文章繁冗拖沓、陈陈相因的弊病,杨慎提出辞尚简要,文欲求新。他说诗文的内容和形式都要随时代而变,“盖不变则不新,不新则不奇”。杨慎由此进一步提出“同能不如独胜”,认为文学、艺术创作不能盲目效仿前人,应该不断创新,创作出不同流俗的优秀作品。“至音不合众听”“至宝不同众好”,别具一格、富于独创性的作品才能流芳百世。在这种观念引导下,杨慎本人在多个领域开一代风气之先。在哲学领域,杨慎提出“合性情说”,主张情欲应该得到合理满足,反对程朱理学“存理灭欲”之说。这在当时禁欲主义观念桎梏之下,起到了启迪和解放思想的作用,成为17世纪早期启蒙思想的先声。在训诂章句领域,他反对空疏不学,主张探求古音本源,考订名物制度,下启乾嘉之学的兴起。在文学领域上,他批判前七子“宗唐法杜”的复古主义,带来晚明文艺思想的活跃。他的理论和创作引起明代诗风的转变,杨慎的《廿一史弹词》孕育了一种新的文体,开启一代新声,为近世弹词滥觞,在史学和文学上是一个开创性的贡献。
 知不若行|刘云超 ‖ 闻不若见 知不若行——杨升庵的治学之道
文章插图
杨慎塑像(新都电视台 供图,来源:四川日报)
崇实黜虚 力倡实学
崇实黜虚,力倡实学,也是杨慎治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明代中叶内忧外患不断,社会危机日益加剧。面对时代的呼声,程朱理学无法回应之,而其后兴起的陆王心学过于强调“发明本心”,反而加重了社会矛盾。杨慎认为这都是“道学”徒务空疏所致,他指出陆王之弊在于趋简凭虚入于禅,学而无实,朱子之弊在于遗本溺心而流于俗,学而无用。杨慎所主张的崇实黜虚有两个基本内涵:一是做学问要求真求实,务求客观公正。比如他在思想上猛烈批判朱熹和王阳明,却对朱熹治学之顽强精神非常赞赏,也赞扬王阳明对王导的评价。他平生大骂王安石,认为是“古今第一小人”,“王安石误国极矣”,但是他高度评价王安石文章之妙。这都说明他始终坚持客观求实精神,不因个人好恶而臧否人物。二是做学问要学以致用,要关注自然科学。杨慎对天文、地理、音律、生物、气候、医学等都有广博知识。比如他写过《滇候记》,记录了云南与内地气候之不同,他搜集记录大量古代农谚和各地农谚,说明气候和农业之关系。杨慎对一些动植物也做过详细考察,他考证棉花在梁武帝时“江南多有之”,而不是元代才传入中国。求实的治学之道与他博闻多见和应时适变的治学方法密切相关。见识广博自然能看到时代的弊病与需求,也正是因为能把握时代脉搏,力求日新,他才看到当时社会虚浮不实的弊端,也看到学界游谈无垠之弊端。他由此提出对症的药,就是提倡实学。
 知不若行|刘云超 ‖ 闻不若见 知不若行——杨升庵的治学之道
文章插图
杨慎画像(图片来自网络)
 知不若行|刘云超 ‖ 闻不若见 知不若行——杨升庵的治学之道
文章插图
方志四川 篆刻:殷智
来源:《学习时报》(2020年12月16日第5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