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徐昊大师谈中日盆景之差别

各位关注盆景家的盆友们,你们好!
最近微信修改了公众号的推送规则,请您给盆景家公众号标个“星标”,或者在文末的点一下“在看”,我们将继续推送最好的盆景相关文章给您,帮小编分享文章,说不定你朋友也喜欢,感谢您的大力支持。
 中日|徐昊大师谈中日盆景之差别
文章插图
在地球上,中国是一块特殊的土地,她孕育了悠久的历史文化,创造了辉煌的中华文明。
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孔子创造了儒家文化,老庄创造了道家文化,佛教文化传入我国,经与中国文化贯通交融,形成了本土特色的禅宗文化,三教殊途,却能被中国人相互融合得汇成一气,浩浩荡荡地形成了中国文化的主流。
盆景这种以植物为主的“玩物”不知从何时土生土长地成长起来,历经壮大,终于汇入了浩瀚的中华文化之流。
中国人世世代代在这种文化氛围中成长,所以中国人的一切艺术创造都不自觉地带有这种特殊的中国文化的气息,这种气息被优雅地称为书卷气,没有书卷气的艺术创作被认为缺少主观精神表达,只是工匠的机械性制作,难登大雅之堂。
 中日|徐昊大师谈中日盆景之差别
文章插图
主流文化在中国盆景中的具体表现为:以正为美,表达积极向上、寓情于景、人化自然的儒家思想;以奇为美,表现心与物游、逍遥自在、忘怀得失的道家无为思想;以疏野简淡为美,追求物我一体、空灵静寂、言外之意的旷达境界,则是禅宗思想的表现。
中国盆景与时俱进的时代气息也是儒家思想在盆景中的反映。
中国人做盆景是以意写形,以气取势,通过树来表达思想情感,传达意境和内涵美,并非单纯的自然之美。
中国人崇尚士大夫气概,所以中国盆景追求大气场,其形象为站得高高的,或雄浑或清逸,气宇轩昂,虚怀若谷,洒脱而自由。这个气场中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品来滋味无穷,余音袅袅。具体表现为,以意境和内涵构造形式;以线条的跌宕起伏体现性情和情绪的变化;以布枝的疏密、虚实营造气韵;以气韵和形态的布势造就总体气势,达到气象宏大,气韵生动的目的。
 中日|徐昊大师谈中日盆景之差别
文章插图
所以,中国盆景佳作都有题名,以名点睛,表达作者的创作思想,使观者随其景名的提示进入作品的诗情画意之中,与作者的创作思想产生共鸣。
盆景人见人爱,在唐朝时随汉唐文化一起传入日本。日本人极其认真严谨,他们把盆景做得几乎找不到缺点。
日本现代主流盆景的形象与和服有相同之处,把自己裹得丰满紧实,闭合了所有可能漏掉一点气的处理,显得闭敛内收,树冠横向扩张,枝叶严严实实,看起来圆润和谐,内中充满恣意的张力。
 中日|徐昊大师谈中日盆景之差别
文章插图
日本人对待盆景是把它当成缩小的树来做,把大树缩小,能矮一分好一分;小中见大,而从另一个角度则是把小树的形象无限做大,感觉越大越好。用枝干的身形表现出对外界的某种姿态感,这种“大与小”的对比可谓被发挥到了极致,并赋予了其民族精神──矮而不小,精悍强壮。
日本盆景一般是没有景名的,个别有名字的也仅限于直抒其表。
在盆景审美领域,日本人崇尚的是从中国传入的禅宗文化和道教文化精神,他们未将禅宗文化和道教文化融入到盆景创作中,而是用在了花道和展示上。“花道”即美丽的途径,是日本人研究盆栽和赏石展示的终极境界。他们通过花道设计情景气氛,给人以想象的空间,使观者通过沉思和冥想,在其独自的精神世界中延伸想象空间。所以日本人在布置盆景营造环境气氛时十分讲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日本的国风盆景展的布置也很讲究,显得高雅而气派,注重环境气氛对展品效果的体现。国风展是日本盆景审美标准的制造者,一年一度,江山不改,以完美为标准。毕工毕正、完完美美的作品总是稳稳当当地荣登“国风奖”宝座,或获得“贵重盆栽”的封赏,被登记入册成为楷模,引领时尚成为主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