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大家对于这件事情有什么自己的看法呢?小编自知才疏学浅,若文章有错请各位小主大人不记小人过,小编日后一定多加注意。
文章插图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一般公认的是完善于隋唐。它是通过国家考试,来为当时的朝廷选拔官员,相对而言,这是封建时代所能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形式。由于科举是朝廷制定的,整个朝廷是由皇帝来主导的,所以有时候就掺杂了皇帝的喜好,既然有皇权的干预,科举有时候也不一定都是绝对公平的。明朝就有一次科举,由于皇帝的个人喜好,凭考生的名字而错点了状元郎。
文章插图
公元1544年(明嘉靖二十三年),朝廷举办科举考试。一般的程序是举子们要先参加乡试、会试,最后被点名参加殿试。殿试结束后,考官们要通过对考生试卷的评判,列出名次来拿给皇帝审阅,由皇帝御笔点一下,确定最后名次,这个就是叫做钦点状元。当时根据考试结果,主考官呈上的名次是:第一名吴情,第二名翟景淳,第三名秦鸣雷。当名单呈上时,一般情况下皇帝就象征性的一看,就点头就通过了。可是今年碰到了嘉靖皇帝,情况充满了变数。大家知道,嘉靖皇帝是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皇帝,他当皇帝可以20多年不上朝,试问在此之前的皇帝谁能这么做?
文章插图
这一次嘉靖帝又不按常理出牌了。他一看主考官选中的第一名叫吴情,便道:“无情岂宜居第一?”说完就开始往下看,看到第二名,没有什么感觉;再往下看,等看到第三名秦鸣雷的名字时,眼前一亮,终于露出笑脸来。原来,当时的北方遭遇了大旱,过去的人们都是靠天吃饭,天不下雨,就会遭遇颗粒无收的灾难。此时的百姓日夜盼望着天降甘霖。嘉靖帝也了解到民间疾苦,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昨天晚上正好梦见大雨雷鸣,一场喜雨,缓解了旱情,百姓们终于有了好收成。所以嘉靖帝觉得这个秦鸣雷就是上天派下来的幸运星,就是来解除民间疾苦的,状元郎不选他选谁?于是大笔一挥,秦鸣雷就成了状元郎。而那位虽有真才实学,可是爹妈不会起名字的吴情,屈就为探花郎。
文章插图
秦鸣雷中状元后,被授予翰林院修撰。随着时日的推移,秦鸣雷靠着熬资历,后来担任了侍读学士、礼部右侍郎、吏部左侍郎等职,公元1571年(隆庆五年),居然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当了礼部尚书,那就是朝廷大员了,小日子过的悠哉悠哉。小日子一滋润,秦鸣雷就忘了初心。本来朝廷重用他,就是为了让他有所作为,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可是他却对这些不上心,他更喜欢诗文戏曲小传说,给人讲故事,著有《倚云楼稿》、《谈资》以及传奇剧《清风亭》。
文章插图
作为文人,他的这些爱好无伤大雅;可是作为一个官员,整天除了喝酒、写诗、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之外,不干实事,那还不让人诟病?后来朝廷换了新主子,万历皇帝执政,你还那么浑浑噩噩的,好日子恐怕要到头了。果不其然,这个报应真的如期而至了。
文章插图
公元1573年(万历元年正月),兵料给事中赵思诚给新任皇帝上疏,弹劾秦鸣雷“只知嗜酒,不顾廉节”。秦鸣雷作为昔日的状元郎,在新帝眼里并没有什么分量。万历帝一看奏疏,马上下旨让其致仕——卷起铺盖卷回家吧。就这样,在官场混了近30年的秦鸣雷,最后又灰溜溜的回到了他生活的原点。
推荐阅读
- 明朝末年资本主义经济和思想发展到了什么程度,当时的统治阶级是否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 爪哇杀了明朝170个将士,看郑和如何处理的
- 明朝冤屈事用命考科举,饿死妻子,过继亲儿,还有人为其平反
- 中国历史上的南北之争,被地域黑拖累至死的明朝状元郎
- 明朝严苛的宫廷教育
- 古代一奇葩王朝,向来都是“盛极而衰”,它却在强盛时亡国
- 穿越回明朝见官怎么称呼?千万别叫“大人”,老百姓得叫“老爷”
- 孔府的红长凳:明朝宰相枯坐两时辰结局悲惨,几百年来只有贪官坐
- 影视文学中经常出现反清复明,那明朝究竟有什么值得追忆?
- 李白墓前被人信手涂鸦,明朝文人大发感慨,一句话成为永恒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