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贾琏为何不给女儿起名字?你听听他躺在多姑娘的温柔乡里都说了啥

名字是一个人身份的最显著标志,取名字是一件比较文雅而庄重的事情。
古代人取名甚至遵守五个原则:一是信,以出即以出生时与生俱来的特殊标记为名;二是义,是根据出生时的祥瑞现象命名;三是象,是以相似之物命名;四是假,是可以假托万物之名;五是类,是可以取与其父亲类似的名字。
贾府里的小姐公子们取名字也很有讲究,首先是按辈分,比如“文字辈”“玉字辈”、“草字辈”;其次是很应时,比如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最后是很雅,比如“潇湘妃子”、“蘅芜君”等等;因为都是读书人,所以取名字时会比较文雅。
但奇怪的是,贾琏的女儿出生后,贾琏一直没有给她起名字,直到刘姥姥二进荣国府,王熙凤才让她帮助起了一个不文不雅、寓意深刻的名字——巧姐。
贾琏为何不给女儿起名字,是欺负王熙凤不识字吗?
王熙凤确实不识字。她从小被家里当作男孩来养,不读书不识字。薛宝钗曾经当众说她:“世上的话,到了凤丫头嘴里也就尽了。幸而凤丫头不认得字,不大通,不过一概是市俗取笑。王熙凤自己也承认,她跟平儿说到贾探春是一个精明能干之人时说到:“她虽是姑娘家,心里却事事明白,不过是言语谨慎;她又比我知书识字,更厉害一层了。”
王熙凤不识字,确实难以给女儿起名字。但是贾琏也绝不会因此要挟她,因为贾琏本身也不是一个读书人。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时,明确地说道:
“这位琏爷身上现捐的是个同知,也是不肯读书,于世路上好机变,言谈去的,所以如今只在乃叔政老爷家住着,帮着料理些家务。”
所以贾政也不是读书人,他和王熙凤是半斤八两,根本不会因为读书多少和是否识字来辖制王熙凤。那么贾琏为何一直不肯给女儿起名字呢?她跟多姑娘表白时道出了答案。
读书|贾琏为何不给女儿起名字?你听听他躺在多姑娘的温柔乡里都说了啥】红楼梦二十一回,巧姐发病痘疹,太医诊断过后,按照当时的风俗,王熙凤和平儿在家里供奉痘疹娘娘,贾琏搬到外书房居住。在此期间,贾琏和考试贾府一半男人的多姑娘混到了一起。两人相会的第一天晚上,多姑娘假意劝他说:“你家女儿出花儿,供着娘娘,你也该忌两日,倒为我脏了身子。快离了我这里罢。”贾琏则无耻地答道:“你就是娘娘!我那里管什么娘娘!”
贾琏的话虽然可笑可叹,却暴露出一个事实:他根本没把女儿放在心上。
现代社会里,女儿是贴心的小棉袄,更有一种说法称“女儿是父亲前世的情人”,是指在家庭关系中,父女情深。虽然在封建社会,男尊女卑,女孩儿没地位,但作为豪门里的千金小姐,贾琏不仅平时不肯给女儿起名字,还在她生病期间与多姑娘这个有夫之妇纵情享乐。
贾琏为何这样没底线?因为他过的是一种低配的人生。
虽然出生在豪门,身上有同知的官名,娶的王熙凤也是四大家族之一王家的千金小姐,但是贾琏的人生层次太低,尤其是家庭生活中,根本没有当起一个丈夫之职、一个父亲之职。在他的生活里,纵情享乐是人生的最高追求,男欢女爱是他很生活的全部。在这种情况下,家庭不重要,女儿起名字更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些能给他带来感官享受的人。这种人是多姑娘、是鲍二家的、是那些脏的臭的女人。长期在这种追求里生活,女儿起名他不会放在心上,女儿生病也不会阻挡他纵情的脚步。
不过低配的人生是有代价的,所谓一时的欢愉也并非真正的人生享受。贾府没落之际,贾琏和王熙凤这对夫妻本该同舟共济,最终却劳燕分飞,贾琏狠心的将王熙凤休妻之后,女儿巧姐竟被人卖入烟花巷里,一个完美的家庭就这样在贾琏手里演变成“妻离子散”的大悲剧,而这一切,其实都是低配人生“标配”。
但愿每一个看到此文的人都不要活在低配的人生里!
声明:本文资料重点引自《乾隆庚辰四阅评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周汝昌校订批点本石头记》《胡适藏乾隆甲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蒙古王府本石头记》《郑振铎藏本》【文/小涵读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