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宋江愿意接受招安,并不是他一意孤行,而是梁山上大势所趋

在水浒传中梁山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事件,就是宋江率领着108条好汉接受了朝廷的招安,成为了宋朝官军的一员,虽然主要的小头目没有折损,但是手下的喽啰少了近两万人,占梁山总兵力的一半,而且宋江还烧毁了很多的战船和器械,表示自己再无反叛之意。
宋江满心欢喜的以为会受到朝廷的重用,却忽略了之前得罪过不少朝中要员,太尉蔡京的儿子知府蔡九死在梁山众人手中,太尉高俅不仅堂兄被杀,自己也被抓到了梁山上差点回不来,枢密使童贯率兵征讨梁山失败,也被梁山兵马打得落花流水。这些人在朝中都有着极强的话语权。
 梁山|宋江愿意接受招安,并不是他一意孤行,而是梁山上大势所趋
文章插图
于是刚被招安的梁山众人,就被派到四处征战,先是跟辽军硬碰硬打了一场,之后又东征方腊损兵折将,梁山头领几乎死伤殆尽,侥幸活下来的宋江也被毒酒赐死,可悲又可叹。那么这一场改变梁山命运的招安,到底是宋江一意孤行,还是梁山上的大势所趋?
表面上看很多头领都对奸臣当道的北宋朝廷不满,宋江在力排众议一力主持招安,但其实情况真是这样吗?从梁山三派势力的态度来看,他几乎是被逼着举起招安大旗的,从水浒传中的种种细节就可以看出这一点来。
 梁山|宋江愿意接受招安,并不是他一意孤行,而是梁山上大势所趋
文章插图
军官派一心报效朝廷
梁山上有不少头领曾经都是朝廷的军官,他们有的是被逼上梁山的,有的则是在跟梁山的战斗中被俘,成为山寨头领的,以关胜和林冲为首的军官派其实对北宋朝廷还有很深的感情,他们在梁山上也十分自律,每次外出作战都讲究一个师出有名,所以宋江打出了“替天行道”的旗号。
这些人虽然表面不说,但是心中无比期待能够继续报效朝廷,没有人赏识他们,他们就自己赏识自己,在梁山上做的很多事都是为了增加自己的分量,好在被招安的时候能够得到重视,这些人势力庞大在梁山上话语权比较重。
 梁山|宋江愿意接受招安,并不是他一意孤行,而是梁山上大势所趋
文章插图
梁山|宋江愿意接受招安,并不是他一意孤行,而是梁山上大势所趋】绿林派想要谋个出路
除了“军官派”之外的头领,很多都是绿林好汉出身,干着打家劫舍的勾当,他们中的一些人也想要报效朝廷,但是更多的人想要求财,代表人物就是李俊和张顺等人,宋江的得力干将李逵也是如此,虽然嘴上嚷嚷着不肯招安,但是却想要做大官想要攻占汴京,就是想要过得富足。
但是以梁山的战斗力又不足以完成这个目标,从打下城池却不敢驻守就可以看出,梁山实力没有想象中那么强悍,而且这样做还会跟军官派彻底决裂,所以宋江也无法靠自己满足绿林派的想法。
 梁山|宋江愿意接受招安,并不是他一意孤行,而是梁山上大势所趋
文章插图
平民派归心似箭
剩下的山上头领,有不少人都是山下的善良的平民,有的人只因为有点名气或者对梁山有点用处,就被梁山好汉设计骗上山,其中卢俊义和柴进就是其中的代表,他们本该跟梁山毫无关系,却被牵连上山,他们比起征战不休,更想回家做个普通人。
所以梁山上的三派势力各自有着自己的想法,这些想法根深蒂固,不是宋江一句兄弟情义能够左右的,而且当时梁山已经穷到需要打劫州府来维持粮草供应,等到朝廷重兵合围,没有什么生产能力的梁山就只能坐以待毙了。
 梁山|宋江愿意接受招安,并不是他一意孤行,而是梁山上大势所趋
文章插图
总结
作为首领的宋江只有一个方式同时满足三派的想法,这个方式就是接受朝廷的招安。这样不仅梁山上的问题解决了,自己还能够赚个功名摆脱草寇的身份,是一举两得的大好事。
于是宋江就一力主持招安,让看不清形势的小弟们认清自身的定位,对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一开始的时候大部分人都还相信跟着他有盼头,所以刚招安时没有一个人离开,后来东征方腊结束,梁山将士死伤惨重高俅等人却一毛不拔,梁山的头领们才看清了招安的真实目的,于是开始四散飘零,宋江的梦也就此破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