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乞|一生行乞,却不为己!中华丐圣传奇( 二 )


跪求人家把孩子送来上学的。
当时计划招生50人,
分蒙班和经班,
所有学生与老师的费用,
都是从武七置办的学田中支出。
开学那日,
武七置办了招待宴,
请当地乡绅和师生一起吃饭。
饭前,他先跪拜了先生,
请他们费心教学,
又跪拜了学生,
请他们用心读书,
之后,就退到门口站立,
任他人如何请都不入席,
只等他们吃完之后,
随意吃点残羹冷炙。
这样的场面,上演了一年又一年。
武七没有文化,
但他尊敬文化,
也希望他人能专心学文化。
有学生不认真学习,
他就跪在他面前,
苦口婆心,涕泪俱下,
高唱:“读书不用功,回家无脸见父兄。”
对于敬业勤勉的老师,
他则跪谢感恩。
有先生偶尔疏懒放纵,
他则跪求警觉。
有次,遇到先生一时睡迟,
误了上课,
学生无人看管在课堂打闹,
他就跑到先生房前,
跪下高唱:
“先生睡觉,学生胡闹,我来跪求,一了百了。”
武七因为常年乞讨,
姿态卑微,他不是不能言辞,
或许只是觉得,
唯有跪下这种姿态,
能够表达最诚恳的态度。
 行乞|一生行乞,却不为己!中华丐圣传奇
文章插图

两年后,即光绪十六年(1890年),
是武七人生的重要一年。
这一年,他受堂邑县知县郭春煦传见,
知县随后将武七事迹详报山东巡抚张曜,
巡抚颇受感触,下令免征义学田钱粮和徭役,
另捐银200两,同时奏报光绪帝。
光绪帝为武七赐名:“训”,
并颁以“乐善好施”的匾额,
为其“义学症”改为“义学正”,赏黄马褂。
这一年,他54岁。
活了大半辈子,终于有了一个叫得出口的名字。
而且,获得了少有的赏黄马褂的殊荣。
但是,他却拒绝了,他说“义学正,不用封”。
同年,他又在今属临清市的杨二庄兴办了第二所义学;
再过六年,即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
在乡绅帮助下,再在临清御史巷办起第三所义学,
取名“御史巷义塾”(今山东省示范化学校临清“武训实验小学”)。
这一年,武训已经59岁了,接近花甲。
为了能够全身心办义学,
早年,他拼命乞讨,
有积蓄后,却是全部投入义学当中,
自己舍不得吃穿,连住的一间房,
都舍不得从义学中挪用,
而是一生居住破庙。
且,他终身未娶。
曾经,他的哥哥劝他,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他却说“不娶妻,不生子,修个义学才无私”。
可以说,他的一生,都献给了义学。
他最大的愿望,
是修建一所又一所的义学,
最快乐的事,
是看着学子们认真向学,
最喜欢听的,
是义学里传来的朗朗书声。
甚至,在他生命最后的时光里,
“闻诸生诵读声,犹张目而笑”。
说他患了“义学症”,
一点也不为过,
且可以说如痴如魔。
这是一种强烈的理想与信念,
问世间,
有几人能够如他一样,
为了某个信仰,
而投入全身性命?
又有谁,
能够为了一件毫不利己,专为他人的事情,
舍弃自己的幸福与欲望,
全力以赴?
说他接近圣,
完全不过。

武训的人格魅力,
不仅在于无私地办义学上,
还在他怀着底层人民最淳朴的一颗善心。
他乞讨之时,就事母甚孝,
每次乞讨来的食物,干净好吃的全部留给母亲,
自己吃剩下的食物。
略有积蓄时,
还能帮助穷苦百姓。
对于租他的田地干活的穷人,
实在无力交租的人他都给免了租金。
一次,他听闻一位孝妇为了老母亲割肉喂食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