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末人·狂人:鲁迅和尼采( 四 )


尼采|末人·狂人:鲁迅和尼采】狂人的结局看起来似乎很完美,他的“病”好了,像一个正常的读书人那样赴某地做官去了,看似完美的结尾让人哀叹觉醒者最终的无奈。这就说明他已经回到了正常的状态,也已经失去了原来那种独特的思想家的清醒。引言中既由暗含的作者提供了这种团圆结局,事实上也就指出了另一个暗含的主题,即失败。这种“失败”不是狂人一个人的失败,而是对启蒙主义在中国失败的一个总结。
在狂人发出的呐喊中,他的自我意图得到了一定的表达,他对自己所进行的清醒反思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狂人缺少一种必要的、全新的新的伦理意识和胆量,所以当他面对着众多的“吃人的人”的时候,内心总是存在着一种莫名的恐惧。这种恐惧感随着狂人对事态的进一步感受而一点点增长,虽然这显示了狂人不愿意做毫无意义的牺牲品的企图,但也暗示了狂人所具有的一个缺陷,那就是,他缺乏那种敢于自觉承担历史黑暗与文化的心理机制。狂人尽管有过那刹那间的罪恶感和负疚感,但还是很难毅然地走向拯救那些黑暗中的人们的行程。
 尼采|末人·狂人:鲁迅和尼采
文章插图
“狂人”和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着的“末人”有本质上的区别,“狂人”在自我的觉醒中苦苦地挣扎着,“末人”不懂什么是觉醒,也不清楚这个世界上已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情与他们自身有怎样的关联。但无论是狂人还是末人,都显示出鲁迅对中国人精神的一种期望,他期望人们能够站起来,依靠自己的力量去战斗从而获得一种崭新的生活。
然而,事实却并没有想象中完美。用鲁迅自己的话来说:“可惜中国太难改变了,即使搬动一张桌子,改装一个火炉,几乎也要流血;而且即使有了血,也未必一定能搬动,能改装,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如果说尼采的“超人”反映了他对理想人性的追求,那么,鲁迅笔下的“狂人”和“末人”则是鲁迅对中国人性格的精确把握。
撰稿/王?【读史品生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