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收藏|汉语3000年——从油印稿遗珍张世禄《汉语史讲义》整理出版说起( 二 )


战国以后 , “越人安越 , 楚人安楚”(《荀子·荣辱篇》) 。王畿一带的北方话 , 即雅言共同语 , 和楚方言、越方言鼎足而居 。汉代政治经济统一的力量进一步加强 , 秦晋方言逐渐融合 , 但方言分歧依然严重 。这一点我们从扬雄《方言》一书就可知一斑 。汉以后 , 新的方言在融合和动荡中相继出现 。南粤地区的百粤之族被中央政权征服 , 自秦始皇以来谪戍几十万人于此 , 粤地原属僮语一支的语言被汉语所同化 , 形成汉语新的方言区域——粤方言 。五胡乱华社会动荡 , “戍膻污染 , 靡有宁居” , 黄河流域大批中原百姓避乱迁闽 , 客居南粤 。而闽地自周秦以后就不断有征蛮、谪迁、避乱的移居者 , 移民潮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 至唐末农民起义而愈甚 。由此中国南方逐渐形成了闽方言和客家方言 。十二世纪随着契丹、女真和蒙古等异族侵入 , 巨大的社会动乱进一步加剧了方言之间的分合 , 逐渐形成了较为稳固的方言群雄 , 由此奠定了汉语方言的基本格局 。
表面上看 , 汉语的历史发展过程 , 呈现出“统一”和“分化”两条平行线 。实际上 , “分化”始终从属于“统一” 。
汉魏以后 , 内忧外患虽然使当时的社会通语“南染吴越 , 北杂夷虏”(颜之推《音辞篇》) , 但隋的统一结束南北割裂局面后 , 经济文化的繁荣又对统一的文学语言提出了迫切需求 。以传统的读书音为基础的《切韵》音系在政府的推行下深入人心 , 极大地稳固了共同语的地位 。当南宋时期稳固的《切韵》体系逐渐脱离了实际语音 , 又有新的语音规范“中原雅音”——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官话应运而生 。十二世纪后 , 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大都(北京) , 北方话的势力越来越大 , 并随政治军事力量传播全国各地 。宋元明清流行的大量文学作品 , 如话本、戏剧、小说等 , 都是北方话作品 , 有力扩大了共同语的传播 。
近代资本主义起步后 , 共同语上升为主导方面 , 控制和销蚀着汉语方言的分化趋向 。晚清以后的白话文运动、国语运动更加速了全国性的语言统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为汉语发展为高度统一的民族语言创造了条件 。
3000年中国社会发展史
汉语史发展的历史分期 , 本质上是一个语言问题 , 还是社会问题?《汉语史讲义》对汉语各要素的演变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 , 清晰展示了汉语史发展中内部因素和外部原因的关联 , 社会历史和语言逻辑的统一 。
中国社会发展至上古时期 , 汉语基本词汇的格局已定型 , 包括自然现象、人体、亲属称谓、人称代词、生产和生活用品、数词和量词等 。词汇的双音化发展已成趋势 。《诗经》中有大量双声叠韵词 。至先秦时期 , 汉语词汇中除了大量反映渔猎、农业、手工业的词汇外 , 还出现了反映商业和社会制度的词汇 , 如母系、禅让、井田、阶级统治等制度 , 以及反映祖先崇拜、天文历学、医学农学、诸子百家等方面的词汇 。秦汉时期 , 词汇全面反映了当时的官吏制度、刑法酷政 , 以及秦统一后的各项重大改革 。在汉代 , 教育事业、宗教思想、农耕水利的新发展都在词汇上有充分表现 , 手工业的许多重大发明 , 如纸张、瓷器、玻璃以及张衡的浑天仪 , 都反映在其中 。
进入中古时期后 , 汉魏六朝政治腐败、社会动荡 , 战乱和灾祸持续数百年 。一方面 , 大批北方人避难流徙南方 , 北方语音在与南方语音混杂的过程中流失了一些特征;另一方面 , 北方地区受“夷族”侵略 , 少数民族语言也影响了北方语音 。在声母方面 , 复辅音等辅音消失了 , 一系列新的声母产生 , 唇音也开始分化;在韵母方面 , 一系列韵尾消失了 , 主元音高化 , 形成阴声韵与入声韵相配的整齐格局;在声调方面 , 确立了平上去入四声;在音节结构方面 , 出现简洁化、混同化趋势 。这些变化固然肇因于语音发展的内部规律 , 但它们发生的时机也具有深刻的社会原因 。词汇方面 , 一大特色是外来词的大量输入 , 包括佛经翻译中的外来词和与外族交往中的外来词;另一大特色是大批口语词汇出现在新书面语中 , 至唐代的敦煌变文中更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