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聊聊隋唐时代英雄的传说故事,提起这一系列的相关小说,在民间始终都是非常有影响力的,甚至大家对隋唐名将的喜爱,毫不亚于对三国英雄的追捧,但一个现实的问题是,《三国演义》是一部享誉世界的名著小说,可是隋唐的故事,只能算是市井文学的出色作品,两者起码在文学层面上,地位相差极为悬殊。都是根据历史背景衍生出来的虚构故事,为什么得到的评价如此不同呢?除了有“双刃剑”作用的武评排行榜之外,隋唐系列始终没有一个统一的版本,也是一个最大的问题。简单地说,如果对隋唐英雄的故事看得不够多的话,也许你在听到一个全新的版本后,就会有一种自己听到了“假隋唐”的错觉,但三国演义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也许这么说还有些抽象,老乐接下来举个例子,就非常明显了。
文章插图
杨林摆下长蛇阵围困瓦岗山一段,是书中体现罗成神勇的重要内容,即使结局都是一样的,都是靠罗成取胜,但不同的版本就有很多差别的。如今大家比较常听常见的故事,主要是根据《兴唐传》改编而来,说杨林摆下长蛇阵之后,特意请来了双枪将定彦平护阵,而瓦岗军这边,费劲周折请出了罗成,罗成赶往瓦岗的路上,偶遇定彦平,由于罗成从小就拜定彦平为义父,所以他借用这个关系,套出了破阵之法,更重要的是,定彦平的双枪,专克打遍天下无敌手的罗家枪,所以罗成也通过这个机会一并学会了单枪如何不怕双枪的招数。即便是这样一个普遍流传的故事,结局还有很多差别,《兴唐传》说定彦平在失败后出家,有些评书版本则说定彦平自杀,最夸张的是,罗成逼定彦平自杀,甚至直接杀死了义父等等。
文章插图
然而,在更早期的《说唐》中,内容远远没有后来那么复杂,不过就是说靠山王杨林摆下一字长蛇阵之后,瓦岗上下一筹莫展,最后想起搬请罗成,才有胜机,但问题是,瓦岗山已经被隋军包围个水泄不通,想要出去请救兵也没那么容易,最后,靠着徐茂功的计策,身为瓦岗五虎之一的勇三郎王伯当,带着向罗成的求救信闯连营。而闯营突围额过程也是非常“评书化”的,面对着靠山王驾下的十二家太保为主的敌将,王伯当遇上了实力最强的六太保杨道源,王伯当的方天画戟没跟他打几回合(大多数版本中,王伯当是用枪的,这种小差别数不胜数),就激将杨道源说,自己去请救兵,是秦琼秦叔宝的弟弟秦叔银,专门治杨林,可以挖他眼珠子,破他长蛇阵的,如果杨林害怕,自己就不去了。
文章插图
如此幼稚的激将法,在评书的逻辑中是非常管用的,杨林命令杨道源放走王伯当,就这样,勇三郎一路顺利地来到北平府,找到罗成,罗成也靠着母亲的帮助,骗过了父亲罗艺,跟王伯当杀回瓦岗。当抵达隋军大营外围时,长蛇阵就摆在他们眼前了,罗成根本没机会做什么布置,就凭借着自己的经验和勇武,长驱直入,与其说是勇破一字长蛇阵,不如说就像大多数评书小说中常见的闯连营。几乎没什么技术含量,这罗成就凭借着自己的疾风快马杀入大阵中央,负责看守长蛇阵的主帅当然是杨林,最强的将领,也就是杨道源而已,这里面没有任何定彦平的影子,也不想很多小说中介绍的一样,还有隋朝名将,花刀帅魏文通,他们通通都不在,这就给罗成破阵减少了更多的阻碍。
文章插图
但无论细节有多少区别,隋唐书中的武评榜前几名,相对还是稳定的,第一杰李元霸,第二杰宇文成都,第三杰裴元庆,直到第七的罗成和第八的杨林,所以,罗成假称自己是秦叔银,专门来挖杨林老大王眼珠子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靠山王耳中,他立刻率领着十二家太保应战。结果毫无悬念,除了最强的六太保杨道源可以在罗成面前过上几招,但也难逃一死之外,剩下的几家太保,都是被秒杀的命运。转瞬之间,罗成了解了八家太保的性命,杨林一看,自己不亲自动手是不行了,可问题是,隋唐武平逻辑非常严格,排名差一点,就必输无疑,所以罗成比杨林略高,即使不能像枪挑那些太保一样,轻松杀掉隋唐第八杰,但给他大腿挑个口子,还是很容易的。杨林负伤败逃,一字长蛇阵就这样被罗成轻松破掉了,而后罗成简单来到瓦岗,跟兄弟们寒暄几句后,就立刻回家了。